MA ke si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练习⑦

2018-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珊大王King

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统治者是( )。

A.总统

B.国家垄断资产阶级

C.国际垄断同盟

D.金融寡头

3、历史唯物论的根本出发点是( )。

A.阶级和阶级斗争史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垄断价格( )。

A.是由垄断组织自由制定的,不受产品价值的约束

B.要受到产品价值的限制,决不能高于价值

C.虽然会高于产品的价值,但仍受价值规律的制约

D.通常是和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相一致的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

A.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C.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D.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时间来决定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8、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9、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0、垄断利润的实质是( )。

A.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垄断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D.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利润

1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2、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1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

B.资本各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同的作用

C.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14、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 )。

A.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

B.扩大企业规模获得的

C.垄断地位获得的

D.增加产品数量获得的

15、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

A.垄断消除竞争

B.垄断缓和竞争

C.垄断使竞争更加复杂和剧烈

D.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16、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 )。

A.原始资本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C.近代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

D.地区资本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

1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能( )。

A.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B.把劳动力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

C.保存生产资料价值

D.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18、商品交换是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的,在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的要求则表现为( )。

A.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一致

B.交换双方的使用价值量相一致

C.交换的数量和比例相一致

D.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19、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

A.等价交换

B.价格与价值经常相符合

C.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

D.价格与价值背离,并围绕价值波动

20、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 )。

A.复杂劳动决定的

B.具体劳动决定的

C.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抽象劳动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

21、垄断阶段在垄断基础上产生的竞争有( )。

A.垄断组织内部竞争

B.垄断组织之间竞争

C.非垄断企业之间竞争

D.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竞争

E.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

2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 ) 。

A.长期的历史过程

B.隐蔽的历史过程

C.曲折的历史过程

D.复杂的历史过程

E.艰苦的历史过程

23、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

A.英国的权利运动

B.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法国巴黎工人起义

E.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24、金融资本( )。

A.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中居统治地位的资本

B.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所产生的资本

C.是在垄断基础上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新型资本

D.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在经济领域里进行统治的资本

E.是只控制金融业务而与工业生产无关的资本

2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E.普遍性

26、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为前提,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具有( )基本特征。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B.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

C.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D.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

E.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2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有( )。

A.法人资本所有制

B.职工持股

C.实施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D.资产经济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E.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28、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

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垄断价格不能增加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

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E.垄断价格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

29、垄断利润是( )。

A.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平均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通过自由竞争而获得的平均利润

D.通过垄断价格而实现的高额利润

E.来源于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30、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

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B.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C.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E.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 )。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货币全球化

E.企业经营全球化

32、垄断取代自由竞争的地位,但没有、也不可能消灭竞争,是因为( )。

A.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B.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而垄断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C.还存在着大量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还存在自由竞争

D.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部门和企业

E.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其内部的竞争也是存在的

33、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点是( )。

A.坚持实践的观点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B.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公开申明自己的阶级性

D.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E.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4、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E.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3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无产阶级专政

B.唯物史观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国家政权

E.社会主义民主

36、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E.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

37、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在( )的基础上形成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A.剥削工人

B.生产集中

C.自由竞争

D.资本集中

E.资本积累

38、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由于( )。

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

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D.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E.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理想

39、在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 )。

A.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

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共同富裕

E.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40、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三、问答题

41、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人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42、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43、简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人,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4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那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人的实践活动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把实践的规律印人人脑,经过思维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内化为思维的规律,成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格”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因此,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是逻辑证明发挥作用的过程。当然,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45、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两者关系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起着阻碍或破坏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