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基因
之前看过一本书说,现代生活中的每个人,多多少少,每个人都有病。
这个概念很泛泛。每个人都是优点优缺点倒是真的。
我也赞同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需要用一辈子来修行这样的观点。
家庭背景,童年,父母关系,学习经历,学校经历,工作和行业,兴趣爱好等等,让我们彼此成为了那个人群中都很特别的那一个路人。
小时候,学古诗的时候,有一种感觉,古人写诗词,都是在抑郁不得志的时候,用来抒发情感来的。
古代的时候,大致是崇拜“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感觉吧,但凡有机会能功成名就,报效朝廷的,都不会主动选择归隐山林,采菊东篱下的。
如果一旦才华不被重用,心中的一股子郁闷之气,只能通过诗词啊,作画啊,练书法啊来排解了。反而相比没有政绩的时候,却千古流芳,自成一派。终归,也算是无心插柳,有所得吧。
所以每次,我读到这些诗词的时候,懂得了一个道理,可见,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以人言者无二三。不管哪个时代,哪一类人,都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抑郁不得志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自己和解,接受现状,然后尽最大努力去慢慢的改变,给自己点时间去慢慢适应。一辈子几十年,如果能用三五年,就走出人生的低谷,让自己战胜抑郁的基因,那都是值得的。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焦虑,来源于纵向横向,和同龄人的比较过程中,从来没有正确的认知。横向,和同学比,和同事比,我没她们漂亮,瘦,有钱。我的同学可以轻轻松松体重在两位数以下,而我却一直在肥胖和更肥胖的边缘。纵向比,我急功近利的,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可是总是差个好几个等级。
最近报名了一个英语课程,根据学习进度,从level3 到level 7,每天将近半个小时,还需要大概一年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顿时觉得时间太长了,我想缩短到三个月,我要立马看到效果。可是,每天学习两个小时,又怕太难坚持下来。
尊重事实,不断积累,相信时间。这么简单的道理,我竟然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真正体会到他的真谛。
每天进步一点点,把结果交给时间,时间自会给你答案。
人生那么长,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确实是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事情,会触发内在的抑郁的基因,会让我们不开心的。不过如果我们足够尊重已发生的事情,足够相信时间,我想,总有一天,一定会功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