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世界道德经释义每天写1000字

《道德悟》连载——第十四章

2016-09-21  本文已影响163人  翔宇1995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看却看不见,叫做无象;听却听不到,叫做无声;摸却摸不到,叫做无形。这三种现象不能够进一步的对其诘问,所以混合成为一体。它的上面显得不清晰,下面也显得不阴暗。绵绵不绝而且没有办法命名,最终又归结到没有形态的事物。这可以称作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具体事物的景象,这叫做恍惚混沌。面对它看不见它的头,跟随它看不见它的后面。掌握了上古的道理就可以驾驭今天的事物。能够知道上古从何开始,这就是道的基础。

本章所言可谓是《道德经》中为数较少的对于道的特征笔墨颇多描写的篇章。道无相无形无色无声,五感中的任何一官均无法单独将其概括。故而将其准确的描述于纸笔之上着实不易。拜读本章,在感受道之特性中,有两言欲讲。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道是无法用五官来直接感受的。正所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道,无色、无声、无形。老子之所以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道”的这一特性,目的即在告诫世人,求道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以以有形之物替代无形之道。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大师”,身披道袍,手执拂尘,满口似是而非之语,蒙骗众人。实可谓道貌岸然。这些所谓的得道之士正是以道袍、拂尘等有形之物替代无形之道。实乃愚蠢、可笑之极。


如前文所提到,如此玄妙之道并非高高在上,受人顶礼膜拜。“其上不,其下不昧”表里如一,不失本身。道从不曾矫揉造作,有意展示什么,讳避什么。相比于此,我们是否又应该自惭形秽了呢?扪心自问,有多少人在经过社会的“洗礼”后生出了两副面孔呢?在公众面前大讲仁义道德,遵纪守法。背后却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干着些龌龊猥琐的勾当。长此以往,这些人便会变得迷失。被两个不同的自己所撕裂,最终走向崩溃。

另言,“神龙见首不见尾”,混沌如道,亦应是我们所学习、所追求的存在状态。正如老子“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笔者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态。”简言之,道态即混沌态。具体来解,则需借助本章所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它的上面显得不清晰,下面也显得不阴暗。绵绵不绝而且没有办法命名,最终又归结到没有形态的事物。初看此句,难免心生疑问。混沌之物,亦不可名状,为何是我们所需学习的存在状态呢?归根结底,还是缘于反者道之动的道学智慧。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和谐状态下的万物皆是在动态的平衡中向对立面转换。福尽祸至,甘尽苦来。作一个不甚恰当的总结,唯一解决之法便是“抱残守缺”处于残缺的稳态之下,方能免遭“轮回”之苦。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就是这样的一种残态。清晰与阴暗相生相克,既不十分清晰亦不十分阴暗则是稳定的状态。言及至此,笔者所述的循道态而行便也逐渐明朗了。所谓混沌,即是明了万物转换规律之后的避烦祛恼之做法。平步青云之时不得意忘形;进退维谷之际不自怨自艾。以混沌之心追求稳态、道态。不受外物所扰,保持心性的平和与人生旅途的少荆寡棘。

执笔于此,心中感慨丛生看似无形无象之道,着实不是远离生活虚无缥缈的存在。于无象中看有象,于有形中看无形。若有慧根,生活中的许多烦恼与困惑皆可从道中寻得解决之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