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
相见恨晚
文/洪小兰
今年是《海丰报》创刊20周年,我不知道《海丰报》创办得那么早,可我认识《海丰报》却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海丰报》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人生方面,可谓相见恨晚!
在平静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无所事事,让时光白白的流逝。也许,当你再次回望时,一生的精彩已经茫然飘过。
记得是2015年秋的一天,丈夫从他的单位带回来了一卷报纸,他有经常带报纸回来的。这一天,我刚好很空闲,就随手翻阅起报纸来。突然,一张皱巴巴的《海丰报》跳入我的眼帘。我一看如获至宝,兴高采烈的拿了这张《海丰报》,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的展开报纸来看。“啊!《海丰报》!”我高兴又意外的大叫一声,丈夫被我吓了一跳,我大笑起来,因为太开心了,这份心情,只有我自己能懂。
我虽然知道有《海丰报》,也许是忙于生计,一直无她缘接触,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叫我如何不激动呢?我仔细看了每一个版面,正刊是新闻时事,是全县的大小事情,反映民生民意;副刊是文学版,图文并茂,多姿多彩,抒写着海丰的风土人情,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在这张报纸中,不过,我还是倾向于文学版。
从这一天起,我爱上了海丰报,每一个星期都去找一份《海丰报》来看,那丰富精彩的内容,让我豁然开朗。这也让我自己觉得奇怪,以前感觉忙忙碌碌的生活,现在好像反而变得清闲起来,每天早上或者吃饱晚饭后,泡上一杯香茗,加一份《海丰报》,或其他报刊,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滋有味。报刊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要筑就长青基业,就离不开智慧与文化。有了《海丰报》,我的生活也充实了许多,充满了希望,也有了品味。而孩子在我的影响下,也开始阅读文学名著,他看后,跟我聊起了文学。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身作则,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孩子能这么做,我真庆幸跟《海丰报》结缘。
在渐渐的学习这张报纸中,我也从而认识了许多海陆丰的作家,踏入了所谓的文坛。在跟大家的学习下和帮助下,2016年10月,我投了两首诗歌,登在了《海丰报》上,同年11月份,我投了第一篇散文《儿子今年读高三》,没想到也被录用了,还被海丰台录用为电视散文,我欣喜若狂。从此,更与《海丰报》结下不解之缘。接下来的日子,我在海丰县接二连三的征文中,获得了几个二等奖和优秀奖等,也与妹妹一起在2017年3月11日的《海丰报》上出过女作者专版。而儿子在我的鼓励下,也投稿给《海丰报》上寻找他的知识,他说在《海丰报》、《汕尾日报》,他的作文也发表了,他说在《海丰报》上可以学习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一篇篇美文不仅让他增加了知识,更让他了解了家乡的风土人情;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也让他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一个个小说故事,更让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与人生百态。
2018年3月份,儿子在我的鼓励下,也和我一起参加了“平安海丰”的征文活动,在这次征文活动中,我获得了“二等奖”,儿子获得了“优秀奖”,这让他十分高兴,在未来的写作中充满了信心。在同年6月份,我又在海丰县“地税杯”征文中获得了“优秀奖”。接触《海丰报》短短的两三年时间,让我的知识文化得到了升华,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而又充实!
今年,《海丰报》创刊20周年,已经到了大家读者的认可与表扬,版面和内容也不断增加和丰富,专版和副刊上都能让人读到各类知识性的文章和散文,如小说、诗词、诗歌和书法书画等。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以为如今有了电视和电脑网络,就不必要再培养孩子看报纸,这其实就是一种错误。培养孩子看报纸,能让孩子远离游戏的沉迷。一份好报纸,是孩子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培养孩子看报纸的习惯,于孩子的写作能力、于孩子的人生都是很有好处的。《海丰报》为海丰县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优越的创作平台,激发了创作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是培养文学爱好者的园地!
《海丰报》,愿你越办越好。我会一如既往跟随你、支持你,你永远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见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