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 汇总被首页投稿拒绝的稿件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管制之恶

2016-07-10  本文已影响44人  陈虎东

管制是人类诞生以来,发明的最大的恶。

管制之下的主流行为,基本上都是命令式的。

我们暂时先不讨论粗暴的管制行为,单就语言表达方面来考察,或许就能看出来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是不是一个管制环境。

地铁上门口写着“禁止倚靠”;

医院墙上贴着“禁止吸烟”的纸条;

学校墙上立个牌子:严禁攀爬。

小区门口铁栅栏上,“闲人免进”或者“非本小区人员严禁入内”赫然入目。

......

读者大人,你体会出这些字眼中隐藏的语气了么?是的没错,这是一种命令式的语言,这就是管制思维下的赤裸裸的话语呈现。

或许我们没有意识到,你也不需要意识到。那么,今天老虎就告诉你,这就是管制环境下的产物、怪胎。就像你按照《别了,司徒雷登》这种文章去评判司徒雷登,你受到的只是一种单向化的管治思维,而不需要知道司徒雷登其实很伟大这样的事实。

那么,读者大人,请再仔细想一想,当我们读到“严禁干什么”之后,是不是还常常会读到“后果自负”这样的字眼?

例如:

“严禁攀爬,后果自负”;

“严禁入内,后果自负”;

“禁止随地大小便,后果自负”;

“禁止吸烟,后果自负”

等等等等。

读者大人,当你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这是要撇清责任。宣扬这些口号的主体,是在告诉你:我已经告诉你了,严禁干什么,出了事情,可就不怪我了,不是我的责任。

哈哈,天大的笑话。

好的制度,必然是遵循人性的。

儿童公园里的一把椅子松了,要做的是加固,而不是贴上一个纸条,告诉大人,严禁儿童攀爬,否则后果自负。

地铁移动门要防止乘客掉下去,要做的是如何做好防护措施,如果实在成本太高,那么至少温柔一点提示我们。你有什么资格对我们那么粗暴?你的工资,可是我们开的。况且,你们的运营,还是要遵循市场行为的。

还好,在大城市,我们看到了一些温柔的提示。

但是,记住,这些温柔,最先是从民企开始的。

读者大人,管制一定会产生粗暴和简单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主导下,社会上所有的话语表达和行为方式,都是简单粗暴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管制背景下的环境,也一定是一个瞎管的环境。这个瞎管,是将“不管”包含在内的,就是说,在该负责任的时候,忙着撇清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