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征文」孩子,你叼着烟,纹着身的样子真的没有很cool
文|Lydia谷木青
青春的故事里,一定都存在着这样一群少年:他们总是能把校服变成“时装”,卷着裤脚,扯着领口;他们留着的长发,透着不甘寂寞的颜色;他们总是通过拉帮结派找存在感,他们喜欢从烟草中找成人感。跟那些整整齐齐扎着马尾,理着平头,规规矩矩穿着校服,老老实实学习的孩子相比,他们显得太过于扎眼,仿佛只有他们才渴望自由,也仿佛只有他们才得到了自由。而自由是什么,我想他们不仅未必懂,更没有得到。
如果有一天,自由成为了放任堕落的旗帜,青春就再也失去令人向往的魔力。
今晚,赴两好姐妹的假期之约,随意来到一家饮品店聊聊近况。
我们选择靠里的位置坐下,旁边一桌乌烟瘴气的男男女女引起了我的注意。目测他们平均17岁不到,每个人都像约好了的样子穿着黑色系衣服,黑压压的一片,与脸上的稚气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有的化着大浓妆,有的叼着烟,有的坐在桌子上,将纹满花花绿绿图案的腿高高抬起,有说有笑,旁若无人地挥洒着青春的荷尔蒙。在他们的眼里,世界只不过是手掌的一粒沙,可以自由掌握,没有人可以约束;在他们眼里,世界都应对其宽容,因为他们拥有最高的自由;在他们看来,青春很酷,任何投向它们的眼光都只是羡慕或者嫉妒,无法无天,随心所欲,这才是青春。
要么,你就把酷演绎得让人钦佩
这里必须申明,我并不是排斥抽烟和纹身行为本身,我反感的是打着自由的名号做一些有违社会对青少年期许的事。
设想,从艺术的角度看待吸烟和纹身,它们是灵感,是作品,是人生,然而这种艺术若是落入无法驾驭他们的孩子手里,那便是催人麻痹的毒药。
比如,吸烟。
我们从来不排斥画家和摄影师眼中的烟雾所营造的意境,我也不反驳烟草和酒在一定程度上是艺术的催化剂,但在公共场合由一群孩子不合时宜地做出这件事,总觉得格格不入。他们并不是将烟草当作创作的工具,反而通过烟草被自己的虚荣和叛逆牵制,就像大麻在医生手上和在瘾君子手上是完全不同的性质一样;他们不懂得通过其他途径,比如培养兴趣爱好,来找到自身的定位,体验自身的价值,反而学着艺术作品中渲染的形象来定义自己的模样,可悲的是他们并非艺术家。
比如,纹身。
那些纹着大花臂的少年,或许他并不懂得纹身这一古老的艺术,他们眼里只有强硬地耍酷和扭曲的审美,只是一个彰显与众不同个性的工具。他们不懂纹身的意义,更别提纹身图腾背后的学问;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审美支持他们改造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他们挥霍着我们这个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求之不得的青春时光,沉沦在虚无飘渺的黑洞之中。
你不懂自由,却天天高喊着想要自由
从那群孩子的言行举止当中,我看到的是青春的黑暗和对生活的恶意;我看到的不是祖国花朵的朝气与希望,反而是恶习在他们身上蔓延的迹象。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美好毁灭给人看,这句话或许就是我此刻的心情。
那一份我们愿意为之抛弃生命和爱情的自由,到底是何方神圣?对自由的定义有很多,但拥有自由的标准从来就不外乎从法律规定的自由和从人格出发的自由。我国公民皆有法律保障的自由,这像生活必须品,但人格自由并非人人都有,这是奢侈品,是属于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独立人格之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青春的孩子还处于身体和心智的发展阶段,他们的判断力和审美正在不断受着环境的冲击,可以说,他们属于拥有法律保障的某些自由却不足以拥有完整的人格自由的范围,若缺乏正确的自由观的引导,自由失去光彩,青春也必然黯然失色。
孩子,你想过吗,自由有时需要我们等一下
我们不希望孩子的青春被书本考试侵蚀,但我们更不愿意看到青少年游走在校园边缘,精神流浪于社会之中,去体验这个年龄不该或还未能力承担的一切。孩子,你叼着的烟和刻入皮肤的刺身,不是真正的自由。我们喜欢你们能在最好的年华懂得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格,懂得接受并欣赏自己,懂得设想自己的人生。我们理解你们的叛逆,也懂得你们想要标新立异的心理,但是早熟的果子未必甜。我相信,当你们真正长大成人之后,拥有财务的自由和清晰的人生规划之后,做出的决定会更加美好。
青春未必就一定要波澜起伏,那种在内心的平和中不断学习的时光,也一样有惊心动魄的体验。可能你们现在追求的一切更适合以后,脚步不需太快,我们等一等灵魂吧。
孩子,回头吧,放心,我不一定要你们做回乖乖女,但我希望你们能着正看清自己,能够有能力衡量自己当前的得到和失去。青春是用来努力的,外加偶尔的叛逆和小聪明,它绝对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浪费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