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DNA》读后感
2018-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zd200572
最近《垃圾DNA》英文名《junk DNA》这本书被我在地铁上翻完了,这是一本科普书籍,目标是让每一个人来了解我们人类在基因组学领域取得的进展与无尽的未知。作为一个生命科学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也觉得有读的必要,因为毕竟每一个生科人的专业不同,除了基因组学方面的博士,恐怕没有人了解的有这本书的知识这么多,领域这么广的。 这本书的一个卖点就是一位女性科学家所著,所以细节独特,令人记忆深刻。我觉得,读书,除了能记住最重要的观点,剩下的便是生动的例子了。这本书用了多个例子来说明,在基因组计划结束之后,当时所以为的98%的不编码dna区域,好多都有着很重要的功能。一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X染色体上有一段区域,会转录出不翻译蛋白的一段长链非编码RNA,作者打了个比方,就像丝线一样缠在雌性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上,让一条X染色体失活,使男女表现出相同的性状而不至于畸形。作者还提到,通过在X染色体上的猫的花色基因的克隆实验,科学家发现,雌性中的两条X染色体的哪一条被沉默是一个随机事件,对应于实验结果就是同样遗传物质的克隆猫有不同的花色,所以猫主人要克隆列去的爱猫,要同样的颜色的话可能要靠点运气了。 垃圾DNA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原理就是转录出长链非编码RNA去作用于靶基因,或者像油门一样促进表达,或者像踩刹车一样减少表达,从而调节我们的生理功能,许多疾病就与此息息相关。甲碁化和组蛋白修饰是另个的垃圾DNA的作用原理,同样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作者还讲了一些类似三维基因组方面的知识,尽管两个dna序列在距离上离得很远,但在染色体上折叠后可能是邻近的,会产生重要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