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最好的状态:极简
《道德经》中说:“少则得,多则惑。”
一个不成熟的人,会习惯不断的从外面抓取,结果,抓取得越多,造成的拖累也就越多;
而一个成熟的人,往往懂得做减法,他们会选择重要的、必要的东西去抓取,舍弃可有可无的东西。
听过一句话:“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只有让自己的生活回归简单,才能活得轻松、自在。
1、物质极简
庄子说:“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一个人真正所需要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之所以会有“匮乏感”,往往是因为“人心不足”。
有的人,本来已经衣食无忧,可是看到身边人的物质条件比自己好,便觉得自己“很差”。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
如果总是跟身边的人比较,就永远不会有满足的一天。物质,是用来服务于人的,而不是用来奴役人的。
一个人,如果被心中的“贪婪”所控制,就很容易为了满足物欲,做出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来。
人为财死,便是因为被物欲蒙蔽了双眼。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一个人过度的沉迷于物欲,只会让自己失去正常的生活。
只有合理的满足欲望,去奢,去甚,才能避免被物质所伤害。
2、工作极简
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不以为然。
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总是盯着“各种琐事”,那么,真正重要的事情,便会被耽误。
有的人,每天忙忙碌碌,可是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长进。
为何呢? 原因就在于他总是习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任何章法。
提升能力,需要我们剔除不必要的努力,步步为营,循序渐进,聚焦于一点。
有人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有些人之所以表现得很勤奋,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他们面对“战略问题”,不去研究,却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低质量的勤奋上。
那么,为何很多人会逃避“研究战略”呢?因为“研究战略”,是一场痛苦的脑力劳动,而低质量的勤奋,相比而言就轻松许多了。
可是,逃避“研究战略”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所以,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低质量的努力”,不如花一部分时间去“研究战略”,如此则效率更高,也可以把空余的时间,用来“养精蓄锐。”
3、情绪极简
古语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有时候,一天下来,我们什么也没做,却感到身心俱疲。这是为何呢?
很可能便是因为我们的“情绪内耗。”
有些事情,我们还没有开始做,就开始各种担忧: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嘲笑。
结果,事情还没有开始,自身的能量,就已经被耗去一大半了。
有人说:“打败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 与其站在原地焦虑各种情况的发生,不如行动起来。
当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可能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艰难。
听过这样一句话:“真正厉害的人,早就戒掉了情绪。”
有的人面对问题,只知道一味的抱怨;
有的人面对问题,却会放下无用的情绪,着手去解决问题。
困在情绪里的人,只会被情绪所侵蚀,于事无补;
能够放下情绪去解决问题的人,才有机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结语:
山下英子说:“抛弃不需要的物、事、人,集中精力于重要的物、事、人,才能顺利工作,享受人生。”
所谓“舍得”,有舍,才有得。
只有把多余的、没有价值的东西舍弃,才能为真正有用的东西,留下位置,才能让自己更加接近生活的真相。
愿你我,都能学会为生活做减法。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