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漫薇手迹读书会弘丹21天清晨写作

6.18 从红楼梦到自我觉知

2019-06-18  本文已影响7人  冰糖果果ZOE

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金庸古龙四大名著,甚至报纸都能让我手不释卷,小学期间基本上就读完了福尔摩斯全系列和一些外国经典名著,简爱、傲慢与偏见、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直就是如数家珍。

都说少不看三国、老不看西游,作为听话的孩子,我就老老实实地去看红楼梦和水浒传了。尤其是红楼梦,我家娘亲大人给我买的版本是插图版,我能盯着一副插图研究一天。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有让你时看时新的魅力。

小时候看红楼,对姐妹兄弟间的小吵小闹颇为揪心,什么家族兴衰与荣辱,什么情爱缠绵与遗恨,都是看不懂的,看不懂的就略过不看,只知道,黛玉好细腻、宝钗好世故,探春真厉害、迎春真懦弱,惜春很天真、妙玉很虚伪……

说真的,小孩子的直觉真是可怕,当初不喜欢的人物角色,尽管不知道为什么,却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不喜欢。

稍大一点后,我喜欢追根究底的毛病就逐渐显露出来,我喜欢对别人刨根问底儿,也喜欢对自己刨根问底儿,长大之后才知道我的这种行为叫做“自我觉察”。

对人物角色刨根问底儿,我知道了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了寻找这些原因,我重读了之前略过的部分,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从福尔摩斯那里学来的道理,见微才能知著,我试着多问几个为什么,慢慢地,窥探到了一个家族兴衰荣辱的痕迹。

中国人喜欢隐喻,是源于我们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我们骨子里的含蓄造就了我们的文化,看中国文学名著,就像隔帘听曲,要想窥探庐山真面目,还需要自己一层层的掀开那些似有若无的轻纱幔帐。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明白了,但其实只是初窥门径,离真相还隔着九九八十一难。

心理学家将认知分为四个阶段,不知不知、知我不知、知我知之、不知我知,我觉得用在读书感悟上恰恰合适。

读书之前,不知道自己并不了解人物特点,只凭喜好、只看情节;通读过后,知道了他们的所行所为皆有来处,只是自己还未发现;仔细精读后,知道了他们背后的原因、事情的真相,了解了来龙去脉,明晰了荣辱兴衰;时时翻阅,享受阅读之时,感叹书中人物的命途多舛,感叹家族未能长盛不衰之密,不自觉的代入到自己的生活、决策、选择之中,不经意间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正应了认知四阶段之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