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今日学习——杨大人
这位“杨大人”,就是少将杨国宇。
杨国宇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小村庄,在1933年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而后于1935年8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在革命抗战时期,杨国宇曾在邓小平和刘伯承的部下工作多年,凭借个人卓越的能力和幽默风趣的性格深得二人的信任。
杨国宇曾在三十一军任译电员,后被抽调到由刘伯承领导的援西军司令部。
杨国宇初来乍到,在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都很不习惯。于是杨国宇便向刘伯承请求:让自己返回三十一军。
刘伯承听闻此事后,刘伯承便劝导杨国宇,说自己刚来时也是如此,让杨国宇不必过于在意,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杨国宇听后便释然了。
杨国宇生性活泼,精力旺盛,在行军打仗时总是四处奔波,为战友们打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部队在驻扎时,每逢遇到群众之间产生矛盾,比如乡邻之间吵架、夫妻之间拌嘴闹离婚等,杨国宇都会参与,做调解工作,以缓解群众之间的关系。
对于此事,刘伯承甚至还揶揄杨国宇,让他有时间就多学习,学学俄文,以消耗他旺盛的精力。
1937年3月24日,刘伯承写了一封信交给杨国宇,并让他尽快拍发出去。杨国宇拿到内容后,便立刻着手进行翻译,然后交由电台的工作人员拍发。
之后不久,刘伯承突然发现自己将“安西”错写成“西安”,而西安和安西分别在西路军的东西两侧,于是赶紧来到电台室提醒杨国宇。待杨国宇询问拍发进度时,得到的答复是:正在拍发中。
刘伯承不放心,于是追问杨国宇,问他是否将“安西”译成“西安”,可是杨国宇却坚定地说信上写的就是西安。
刘伯承批评他:“怎么我粗心你也粗心。西路军此时正值危难之际,我们二人如此马虎大意,耽误了部队的行动怎么得了!以后一定要心细如发才行。”
经过这件事后,杨国宇以后在翻译电报时便更加细心了,在翻译时总要认真核实内容,确认不会出错后才交给工作人员拍发。
1938年3月,杨国宇时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机要科的译电员,后升任为机要科科长,一直跟随刘邓大军参加战斗。
1942年2月15日,是农历大年初一。虽是春节第一天,可日军侵略者并没有给八路军安稳过节的机会,而是在此期间进行大规模的“清扫”。此时的第一二九师司令部,被迫转移到距驻地十几里以外的南岗村一座破败的庙里。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按照当地风俗:大年初一不卖柴,所以杨国宇等人只能在村外砍一些树枝烧火以供取暖。当夜寒风凛冽,杨国宇几人却只能守着微弱的火堆等待敌人退去。
后来,附近村里的一位老人看到他们如此艰难,便把自己家中仅剩的馒头送给他们。馒头是玉茭馒头,玉米面和小麦面掺和在一起。老人解释说:“军队不容易,老百姓生活也苦。家里就只能拿出这一个馒头送给他们。”
这时杨国宇几人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早已饿得饥肠辘辘。谢过老人后他们便收下了这个沉甸甸的馒头。可是,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一个馒头,可他们共有七个人。该怎么分呢?
就在场面僵持之时,杨国宇“唰”地一声站起来,拿起馒头便掰成几瓣,走到众人面前分给他们。一边分,一边还学着孔乙己说: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众人听后,皆哈哈大笑起来。几人之间的气氛顿时热络起来。就这样,众人分食着一个馒头,在微弱的火光和欢声笑语中度过了大年初一。
“三条腿”的牛与牛脾气的将军
1943年,杨国宇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1月,杨国宇作为代表前去延安参加会议,随后被安排到第九支部。按照支部的要求,代表们需得写一份自转,接受过政治检查后才算真正通过。
此时杨国宇想起来,在自己参军前曾经听父母说过:从爷爷那时起,家里就有一头水牛,且这头水牛比较特别,有三条腿。于是杨国宇便把这头不寻常的水牛写进了自己的自传里。
可后来面对别人的追问,杨国宇却无论如何都解释不清这头“三条腿”的水牛是怎么来的。别人不停地追问,可杨国宇自己又回答不出,他一时郁闷至极,竟生出了想要逃回太行的想法。
此时,刘伯承同夫人一起也来到延安开会。杨国宇得知消息后,便告诉刘伯承自己想要回太行。刘伯承此刻正与汪荣华在一起开会,便询问他原因,杨国宇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自己到底为什么想回太行。
电话另一边的汪荣华突然插嘴问他:“是不是觉得在延安找爱人很困难?”杨国宇立马表示了否定。
刘伯承又继续追问:“那到底是为了什么?”杨国宇无奈之下只好坦白,是因为自己讲不清楚“三条腿”的水牛的来历,就不想待在延安了。
刘伯承便安慰了几句,继而又问杨国宇,第五支部的支书是谁。杨国宇回答说是伍云甫。
刘伯承劝他静下心来好好跟伍云甫解释,要有耐心。伍云甫为人处世很稳重,一定能理解他的难处。
于是杨国宇便找到伍云甫,向他说明自己的情况。
伍云甫便向他解释:在南方,水牛用久了、变老了,便可以送到市场上卖掉,再添些钱便可买到一头新的水牛。所以,从爷爷时起到杨国宇这里,水牛自然还是水牛。
杨国宇连忙说对,自己的老家四川也是这种情况。
伍云甫又补充道:
水牛有三条腿的,也有两条腿的。农村人家里困难,拿不出钱买下一整头牛,于是便想出一个办法:几家一起买、一起用。两家一起买,你家出了四分之三的钱买牛,他家只出了四分之一的钱。这样一来,就有了“三条腿”的水牛。
杨国宇豁然开朗,激动地说:“对!就是这样!我家的情况同你说的一模一样!”而后,伍云甫又劝导杨国宇要有耐心,面对别人的问题,讲清楚就好。
虽然伍云甫已知晓此事的内情,但杨国宇还是写了一份说明,并在之后的小组会议上解释了一遍。就这样,杨国宇终于向大家讲清了这件事。
1947年5月,杨国宇的女儿杨兆荣出生。此时正值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之际,杨国宇无暇照顾幼小的女儿,只能将她托付给太行山的一户人家。
6月3日,杨国宇所在的冀鲁豫野战军便被下令突破国民党黄河防线,进入中原地区。战事紧急,杨国宇只能决定将刚刚满月的女儿留下。部队临行前,杨国宇带着一斤糖和一包盐去看望女儿。
小杨兆荣的脸上全是皲裂的伤口,手脚也生满了疮口。看见爸爸递来的糖,小杨兆荣吓得哇哇直哭。看到这一幕,杨国宇心中既苦涩又无奈,却也只能一个人默默流泪。行军路上艰难,不仅无法顾及小兆荣,自己也随时都会面临危险。
后来1948年淮海战役开战,大军南下,杨国宇夫妇将女儿留在太行山便一走了之。所幸后来在善后部队的努力寻找下,小杨兆荣才不至于丢失,最终回到了父母身边。
杨国宇曾说过:
“屈服于失败的人,永远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武器和弹药全部都囤积在徐州地区。淮海战役开战在即,交通却陷入瘫痪,无法及时供应武器弹药。邓小平和刘伯承便下令命杨国宇全权负责运输司令部,解决武器的输送问题。
到任后,面对地方官员的重重阻拦,杨国宇全然不顾,只带领部下抓紧时间抢修铁路,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武器全部运到了前线战场。
后来在抢渡汝河时,由于人手、船只不够,可杨国宇仍旧连夜组织了上千条船只,而这些船中,不少是由门板等物品组成的。
在后来的战斗中,无论战士们提的要求有多高、要办的事有多难,杨国宇都能尽全力满足其需求,战士们都说:“没有杨大人解决不了的事!”“拼命三郎”杨国宇很快就名扬二野。
1950年11月,杨国宇调任为青岛基地司令部参谋长。当时我国的海军还处于起步阶段,很不成熟,苏联专家经常会来基地进行指导。
杨国宇第一次与基地的苏联专家见面时,对方就给他出了一道数学难题。杨国宇并没有做出这道难题,一度陷入尴尬的境地。后来基地的政委替他解了围。
当时海军司令员萧劲光非常理解他,并对苏联专家表示杨国宇完全有能力做好基地的参谋长,可以管理好海军事务。
在苏联专家离开后,杨国宇邀请了几位专业人士为自己解惑。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后,杨国宇已经能够独立列出专业的公式,对海军事务也能够应答如流。从此,苏联专家再也不敢质疑他的能力。
在海军工作期间,杨国宇认真负责,经常深入海岛部队深入调查和指导,努力加强部队的战斗力建设。
退休后,杨国宇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杨国宇为人非常风趣,说话也很幽默。因为个子不高,杨国宇还经常调侃自己:“浓缩的都是精华。你看我们的邓首长,虽然个子不高但是非常伟大啊!”
每当别人问及他高寿时,杨国宇总是大笑:“不大不大,杨老不老。”
还随之赋诗一首:
读尽诗书五十石,老来仅得一青衫,同志问我年何许?五十年前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