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读现现推荐的笔友通信笔记
昨天晚上一边翻看现现的微博、ins和往期采访视频,一边百无聊赖,由于白天已经看完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本打算今天一早趁热打铁写完书评。但是,老公安排了石景山的半日行程,为了打发来回路上80分钟的车程,随手抽了这本被媒体誉为约炮之书的《查令十字街84号》同去,带着怀疑和困惑,走近了作者海莲和书店主人弗兰克持续二十年的通信事件。
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是按照时间顺序以信件对话的方式进行叙述,1949年-1969年在这20年的漫长岁月里,美国女编剧海莲是个嗜书如命的宅女,她不满纽约书店批发市场的书籍品相和烦闷的排队时间,以邮寄信件的方式找到了位于英国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通过坚持不懈地预支购书预算,从生活和情感上对书店的老板和员工们投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问候,素未谋面却收获了这段历久弥新的友谊。
受到李现的影响,我选的译本是曾经的台湾成品书店陈建铭翻译的版本,在书的最后作者特意附上了别册,包含唐诺、陈建铭本人、恺蒂、张立宪4个人的书评,4位笔者都无一例外深挖了这个故事背后的隐藏彩蛋。但是,作为一个一夫一妻制的坚定拥护者,对其中个别人的理解严重无法认同,愤怒地想为海莲打抱不平,打醒这些自以为是的“蠢货”。
一、朋友以上、恋人未满?不存在的!这是一个白羊座的爱书故事
当你真心喜欢一个事物,就会希望它的一切都非常完美,这是人类自带的美化能力。像喜欢李现一样,上头女孩会自动屏蔽他所有负面新闻,不断劝告自己合理化好的或坏的习惯,我认为作者海莲也是这样的一个姑娘。在那个物流闭塞、网购还离我们很遥远的70年前,海莲作为一个书痴,真心热爱每一本书,以对待朋友的方式真心对待每一本与她邂逅的佳作。喜欢的书会反复阅读,定期“见面”,不喜欢的书会毫不犹豫的丢掉,移出自己的“朋友圈”。
海莲对书,执着、挑剔、忠诚,一旦爱上就会义无反顾,破除买书阻力,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珍本。海莲对朋友,热情、大方、真诚,一旦认定就会仗义相助,不顾生活水平的下降,去帮助战后物资匮乏的英国书店的朋友们。挑剔、执拗和忠诚是这个白羊座女孩对待书本的态度,也是她对待朋友的态度。
一切都是因书结缘。因为书,她找到了一个书店结识了很多朋友,因为书,她组建了一个同样爱书的群体,因为书,她找到了孤独创作路上的倾诉窗口。
哪有什么所谓的一辈子只爱一个人,一生只等一个人?哪有什么朋友以上、恋人未满?书店老板的妻子一句“有时候我会嫉妒你”和海莲终身未嫁的故事,给了读者们太多yy的空间,再加上《北京爱上西雅图2.不二情书》的奇怪致敬,让这本书变成了一个婚内出轨精神出轨的爱情故事。在这一点上,我深以为耻。
二、笔友=?爱人,世纪谬论!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惺惺相惜、日夜相伴,是我只和你说我最心底的秘密,是开心时只想和你分享,难过时只想依赖着你的情感寄托。记不清在哪里看过,说人的交流分为五个层次,读懂了这五个层次,就能够很容易了解到海莲和弗兰克的情感状况。
五个层次分别是:
1、点头之交,互问你吃了吗?吃了。这类对话;
2、兴趣交流,互相交流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
3、情绪互动,互相关心彼此日常的心情状况;
4、秘密分享,双方拥有共同的秘密,可以交流心底对一件共同秘密的看法;
5、自我剖析,互相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大剌剌、毫无保留的展现在对方面前,不存在任何的试探,只有发自内心对对方的信任。
从海莲和弗兰克的所有通信内容来看,两人的交流仅仅停留在第三阶段,分享找书进度、搬了几次家、得到了几份工作、店员们发生了什么趣事等等琐事,信件内容无关秘密,无关自我,只有日常生活的互动交流。
再看弗兰克对待妻子和对待海莲的两种态度,对待海莲他是规矩绅士可靠的书店老板,做事有板有眼,清除地记得每一位顾客的账户余额,尽心尽力去找寻珍本。在海莲对某本书表达强烈的不满时,他甚至都没有发表自己的任何观点,只是机械的重复着找书、卖书、寄书的过程。很多时候,由于海莲和弗兰克信件情感表达方式的强烈对比,我甚至能感受到弗兰克在回信时的敷衍应付,感受到海莲企图加深情感交流层次的迫切,这种迫切说不清楚是因为性格原因,还是因为暗恋使然。
但是,对待妻子,虽然只有妻子短短的一封信作为窥探两人的生活方式,但可以看出,在妻子面前,他是活生生的、拥有自我情感的个体,他愿意分享自己对合照不满意的自我情感,愿意教妻子读书,将自己的小心呵护、从不与店员、不与海莲分享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孕育的两个女儿不就是他们爱情的最好证明吗?
三、结尾
现现说“雨,急不得。爱,也急不得。你用一辈子等一个人,直到时间泛滥成诗……”无疑,李现也将这本书视为海莲爱而不得的情感告白,不知道广大的现女友们,会认同那种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