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相配才是最好的婚姻

2017-08-12  本文已影响23人  浓洌

                                                          灵魂相配才是最好的婚姻

四五月间,法国总统大选,39岁的马克龙当选,成为法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人们更关注的不是他如何当选,而是他的传奇婚姻。“2007年10月,马克龙迎娶比自己年长24岁的布丽吉特。马克龙16岁结识妻子时,对方是自己的高中语文老师,同时也是自己同班同学的母亲。马克龙对其一见倾心。在转学前往巴黎读书之前,他对布丽吉特说‘我会回来娶你的。’布丽吉特在与马克龙结婚之前有过一段婚姻,共有3个孩子和7名孙辈。也就是说,39岁的马克龙已经拥有3名继子(女)和7名继孙(孙女)”。

当初马克龙为什么转学,因为他的父母知道他们的事情之后,极力反对,反对无效后才采取这样的措施。但马克隆最终还是毫无动摇信念,娶了布丽吉特。很多人都不能理解,马克龙年轻才俊,要嫁他的白美富如山似海,为什么要去娶年长自己那么多、已经是七个孙子(孙女)奶奶的布丽吉特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们心灵相通、情趣相投。对文学、艺术和戏剧的共同爱好,让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马克龙从小就是个“三好学生”,品学兼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这个“老师的小宠物”性格比较早熟,并不喜欢与同龄人交流思想,更倾向于跟老师探讨文学。于是,有共同追求与爱好的两人,对彼此从欣赏变为爱慕就不奇怪了。

第二,布丽吉特自始至终支持马克龙。他爱她,不是因为她是谁,而是他在她面前可以是谁。马克龙想要的,布丽吉特会极力支持。在总统大选期间,布丽吉特成为丈夫的非正式顾问。她阅读和倾听所有关于他的事情。他也经常与她讨论交流,并乐于听取她的建议。

因为他们灵魂相配,所以作为师生恋主角的两人并不在乎别人的非议,而是相互扶持。所以,执子之手,将与之偕老。

当初徐志摩在面对恩师梁启超责劝他不要离婚时,作以答复。他说:“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怕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嗟夫吾师!”说得怆然,令人心动。

婚姻中的爱应该是共同成长。

我有一个表妹,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长得漂亮,毕业时已成了大龄女,在亲友的催促撮合下与一个家境挺好长相英俊但文化程度不高的男人结婚,外表是比较般配的一对。但表妹经常在我面前诉苦。平时空闲时,她在看书他却沉溺于网络游戏;她要报舞蹈班提升一下素质,他说她不务正业。偶尔看个电影吧,两个人的看点不一样,更不用说观点了。表妹觉得他不思进取,两人没有共同志向、没有共同语言,很痛苦。

不仅又想起《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做着全职太太的她整天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结果与丈夫精神层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沟通越来越少,导致离婚。

婚姻不再默契,大多是从灵魂高度有了差距开始。如果其中一个一直前进,而另一个却原地不动,哪怕曾经外表看起来多般配的一对,但灵魂已不相配,在一起生活,只会感到无趣、寂寞。

婚姻中的爱,应该是彼此欣赏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夫妻,貌似懂得很少,却会傻傻地相守相依,幸福一辈子。表姐家出租的房子里住着一对家住南方的中年夫妇,靠在浴室搓澡生计。他们每天靠出卖体力生存,但整天两人谈笑风生。每天晚上回家一起买菜一起做饭,吃晚饭时,丈夫把妻子最爱吃的菜端到她面前,妻子给丈夫倒上二两老白干,边吃边喝边唠,不亦乐乎。他们是尘世里最底层的夫妻,不懂经济、不懂政治,他们最多的话题就是今天搓了几个澡,做了几个身体项目,大约挣了多少。偶尔讲讲孩子及父母在老家的情况,各自当天的见闻……他们的灵魂在一个高度上,彼此欣赏,有说不完的话。

维系婚姻需要灵魂的碰撞。没有心灵共鸣的两个人,如果条件允许,就会选择分道扬镳;如果条件不允许,则会且行且勉强地维系着寡淡的婚姻。

而幸福的婚姻,不仅有柴米油盐,还有精神的树木共同生长。恩爱的夫妻都是灵魂最相配的那种:高度一致、审美统一、两情相悦、两心默契。

灵魂相配才是最好的婚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