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做“社会事”
上海的冬雨隔三差五地光临,雨天的空气是有那么一丝新鲜的;梧桐树上寥寥的几片金黄,拖着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也是别有一番意境。可行人无暇欣赏,大家都在急匆匆地赶路,撑伞的,穿雨衣的,出租车里的,似乎早上这一两个小时的关键词只有一个字--赶。
我也是一大早就奔了出来,出门前按照惯例,拿了塑料袋,用来装伞。这是很多年的老习惯:每次下雨,只要带伞,我一定拿上一个不漏水的塑料袋,为的是在乘坐公共交通时,不让雨水滴在车里,也不要让自己的伞蹭湿了别人的衣裳。今天也不例外。
除了地铁,今天也坐了公交,一上车,地板上都是水,乘客们人手一把伞,不能放在腿上,不能挨着别人。滴答滴答地,车厢里“雨一直下”。地铁口的电梯上亦是如此,很多人合上伞便前后左右使劲甩几下,伞是不滴水了,可电梯台阶却变得湿漉漉,也更滑了。
刚来上海的时候,我是因为地铁太挤,怕雨伞弄湿了别人的衣服,所以开始在包里备着塑料袋。这习惯一开始就没停下过,偶有忘记带塑料袋的时候,我也会把水尽量弄干,将伞合起来,扎紧扣好,努力不去影响别人。方便了他人,其实也是方便了自己。
雨天在稻香吃饭,餐厅用来装伞的塑料袋,重复利用这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每次看到两个人因为谁的伞弄湿了谁的衣服,轻则横眉竖眼,重则当场吵架,真觉得没必要。如果有人看到我拿了塑料袋,下次他自己也拿一个,也养成这样的习惯,不是很好么。
个人行为有时候不经意间会影响他人。
记得今年五月份闺蜜带女儿来上海,一早赶去迪士尼,来不及吃早饭,便给宝宝拿了面包牛奶。刚上地铁,闺蜜便让5岁的女儿收起吃的:地铁上不能吃东西,这样会影响别的乘客,我们忍一下,下车在吃。巧的是,站在我们旁边的一位漂亮姑娘,估计一早赶去上班,早餐只能匆匆解决,姑娘拿着几片吐司,刚要放到嘴里,闺蜜的女儿说话了:“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吃东西,她可以?” 正当我和闺蜜智商宕机,无言以对的时候。姑娘迅速收起吐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路没有再吃东西。我们的5岁小姑娘也不再嚷嚷着要吃的。感谢那位姑娘,收起了吐司。
大家本是路人,一趟车过后可能用不会相见,便不觉得会有什么相互作用和影响,其实不然。上面两件事已经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影响。说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其实我们能做的远远不止一个塑料袋这么简单。很多人讲个人修行,于我而言,最好的个人修行便是在行动中成长。作为一个结果导向和行动至上的“社会人”,我更愿意每天文明一点点,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温暖,影响一个人释放自己的更多善意。
“社会人” 就应该多做 “社会事”。
我是Jenny,摄影师里羽毛球打得最好的英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