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2017-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玫瑰腐乳

在迈入中年之际,我遇到很多困惑。促使我发问、思考的起因是希望成为合格的母亲,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我试图从育儿书籍中寻找答案,但各种方法都只是隔靴挠痒。困惑着兜兜转转,偶然发现了《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好像迷失在沙漠的旅人终于发现绿洲一般,我一头扎了进去。深入阅读后,方恍然大悟:想要成为合格的母亲,要先实现自身成长,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是美国M·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他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医生。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治愈了成千上万个病人,他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写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自1978年出版以来,这本书连续652个星期排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在出版后20年间仅在美国就发行上千万册,超过同期的《圣经》发行量。

派克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幅心灵地图,但很多人没有及时更新,这样就导致各种危机困境。比如,童年时期如果遭遇不称职的父母,为了保护自己,幼儿需要提高警惕,于是形成“不信任”的心灵地图。但当自己具备足够强大的力量时,如果仍然持有这样的地图,结果会因为错误的抗拒防卫而伤害亲近的人,造成诸多困扰。《少有人走的路》告诉读者:面对人生困境,要学会辨识各种心理特征和问题,及时修正心灵地图,努力踏上爱与成长之路。

全书分四个部分,依次是:第一部分,自律;第二部分,爱;第三部分,成长与宗教;第四部分,神奇的力量。我体会比较深的是前两部分:自律和爱。

一、解决人生问题的主要工具——自律

全书开宗明义:“人生,苦难重重。”“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自律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四项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派克列举很多相关案例,娓娓道来:“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那些长长短短的故事,仿佛涓涓细流;作者与我结伴顺流而上,浅吟低语、迂回曲折,一片开阔平坦的田间美景在我心头铺展开来,祥和而温暖。过去的困境、迷茫,原来只是因为拖拉逃避、止步不前。我尝试改变态度,积极主动地处理手头事务。在改变、收获和重新发现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认识和忠于事实带给我们的非凡价值,将使痛苦显得微不足道。自我反省带来的快乐,甚至远远大于痛苦。”

生存于世,我扮演着各样角色。

家庭里,作为母亲,当我领会到“沐浴父母之爱成长的孩子,会将自尊自爱作为人生起点。‘我是有价值的人’,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我看到因功利、虚荣而焦虑浮躁的自己。我努力放下“我执”,用心去观察、体会孩子的需求,尊重他们的节奏和感受。看着孩子灿若星子的双眸,我知道自己已拥有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在“成为更好的母亲”的心愿下,我敞开心扉,诚实地审视自己。用前所未有的勇敢和坦诚,获得全新的成长和蜕变。

作为妻子、女儿,我开始认真细致地操持家务琐事,学着设身处地、宽厚体贴地对待家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工作上,常规事项,我每日核查,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新派任务,我即时规划、积极跟进,努力做到精益求精。生活中,我对多余物品的欲求越来越淡,转而珍惜旧物;在清洁、保养或把玩中,我体会到了勤俭自律的妙处。我一丝不苟地去做每一件事,渐渐安静踏实;我充满善意地对待每一个人,更加恭敬谦和。

“你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你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把眼光放远,同时又要尽可能过好当前的生活,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也就是说,自律本身要把持得当,我称之为‘保持平衡’。”在理解自律真意的基础上,实践自律还需要把握“度”,。我把这一层面理解为“界限”。做一个“有界限”且“界限清晰”的人。不要过度高估自己的判断力和影响力,同时,也是对他人的尊重。“界限”,既是教育孩子的戒律,更是为人处事的道理。

自律、适度,不仅让我在繁忙中保有一份从容,更让我在应对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心智成熟。孩子们为我设下如何帮助他们成长的谜题,我因求解而逐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二、实现心智成熟的意愿——爱

如果说“自律”是自我约束,那么“爱”就是自我拓展。派克如此定义“爱”:“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这里的界限,是阻碍心灵整合的障碍,每一次对界限的拓展,都更加接近整体人格的完整,即荣格所指的“自性”状态。这部分涉及更多心理学专业知识,但作者并没有引入诘屈聱牙的概念,而依旧用一个个实例,耐心向读者阐述“爱”对心智成熟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理解的爱,往往局限在爱情和亲情中。认识这个层面的爱,是了解爱的真意的第一步:

“过分的爱丧失了爱的弹性,不如不爱。该拒绝时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

“很多时候,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自愿,核心动机是满足自我的需求;不管为别人做什么事,真正的原因都是为了自己。”

“区别爱与非爱的关键不是自私或无私,而是行为的目的。”

派克阐释的爱,是指自我界限的拓展,指心智成熟的状态,甚至实现“自性”:

“拓展自我界限和实现自我完善是爱的目的,所以,爱需要不断努力。它意味着摆脱惰性,直面内心的恐惧。而爱则可以给我们勇气,使我们敢于迈向未知的领域,敢于拓展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界限。因此,爱也是勇气的表现。——真正的爱需要努力和勇气。”

“一个人必须大踏步前进,实现完整的自我,获得心灵的独立。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获得自由自在,是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

“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并会以此促进双方心智的成熟。”

依派克所言,真正的爱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而是促使心智成熟的能力。爱是成长的勇气,是利他的行动,是发自内心的谦卑,是设身处地的体谅。这些感悟,深深地影响了我。

作为母亲,我从以爱为名的伤害中警醒,停止那盲目自大的牺牲。我在惭愧中庆幸,在忐忑中确信,我开始谨慎投入地关注孩子,尽我所能了解他们、体谅他们,从尊重个性到敬畏生命,我看到了自己的有限和孩子的无限,越来越谦卑。

作为妻子,我承认以爱为名的自大和自私,打开那爱的枷锁,放下挑剔与不满。我钦佩他孜孜不倦的求知和坚韧不拔的成长,感激他多年来默默的付出。从发现美好到感恩相伴,我体验了自己的成长,了解了他的变化,越来越幸福。

作为女儿,我无比感恩。感恩父母之爱赐予我生命、给予我滋养;感恩公婆的关爱和操劳,让我安享岁月静好,从容成长。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通过努力工作、善待他人来回报社会——出于爱,对生命的热爱;出于感恩,对所有收获的感恩……

“人要不断学习生存,也要不断学习死亡。活得越久,就会经历越多的欢乐和越大的痛苦。”通过孜孜不倦的阅读,通过心无芥蒂的体验,通过勇敢坦诚地反省,我张开双臂拥抱心智成熟的恩典,如此不怠慢而平凡地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