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已死,生存有什么价值?
从毕业到现在工作一年半的时间,每天都活的像是同一天。
朝九晚五的按时上下班,家与单位的两点一线。早上吃固定几家的早点,八点开始早会,之后一上午重复的工作,中午坐公交回家吃饭,睡五十分钟觉,两点出发坐公交去单位,两点半开始一下午的工作,五点半下班回家,吃完饭往床上一躺,开始玩手机玩到十一点,睡觉。一周两天休息,休息在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手机,不做家务,不出门。就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生活,有一年半了。
工作不突出,甚至干的比别人慢。人也不善交际,和所有人关系都一般。拿着比别人低的收入,干着比别人多的活。被前辈教育多听多看多学,也被劝说继续进修或者改行。可是自己好像什么都听不进去。鸡汤文看了几百篇,间歇性发愤图强,之后又恢复原状。不做家务不运动,被父母各种嫌弃各种说。一开始还反驳几句,后来也无所谓了。
就像是在混吃等死一样,没有追求,没有目标,每天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无愿望,无理想。对一切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好像是活着,也只是活着。
就是这样的状态,让我一度产生轻生的想法。一切都没有意义的时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不是抑郁症,没有说一定要死,可是每天晚上闭眼之前想的都是,就是现在一睡不醒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我始终认为,带有遗憾的死去是幸福的,因为至少在临死之前,都是有生的念头的,有念头,就有希望。没有希望的人,和死的唯一区别就是身体还能动。精神死亡的时候,活着和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每一天都活成同一天,那一天和一百天是一样的,增加的只有岁数罢了。
当意识到的时候,就是该做出改变的时候了,精神已死,但也可以复苏,过程或长或短,有的人终其一生可能都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有的人可能一生寻觅。最幸福的是已经醒悟并找到自己目标的人,可以满怀希望的走下去。
如果每一天睡前都是憧憬着第二天的到来,每天醒来都是满怀期待,那便是拥有希望的样子,相反,每天醒来都是叹息,是发愁,可能我们真的要改变自己的状态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去做自己不会后悔的事,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
有的人活着,但是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但是却活着。人的一生本来就很短,不要让精神消磨于每天重复的生活中,每天尝试不一样的事物,每天体会不一样的人生。走出那个一成不变的圈子,体味丰富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