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自救运动网络文学崛起作品

说说海子的“春暖花开”

2019-03-30  本文已影响34人  文化热带雨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海子 ——

01

海子这哥儿们我忍了很久了,一直想写篇文字来阐述一下对他这个“文化符号”式的文学现象。今天连续读了几篇关于他和他的诗的评论文字,心痒难挠,尤其是对这位诗神级“太阳王子”的死亡、短暂而悲怆孤寂的一生,以及在他的诗歌中高濒出现的“太阳”、“曙光”、“真理”、“幸福”“春暖花开”等字符性意象,似乎谁也没有把它们说清道明。而这些很现实的东西不将它们归于具体落到实处,不止是诗歌,就是整个文学都很难让春天变得更暖,花儿开得更灿烂!

海子原名査海生,从小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他写下了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1982年至1989年期间,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等。海子的诗不只停留在他的诗集里,还存在于娄烨的电影《推拿》、周云蓬的《九月》、汪峰的《流浪》中,他的诗歌影响了一代代知识分子和艺术家。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从海子的百度百科简介来看,这哥儿们不愧为神童级别的学霸,“母牛坐直升机”——牛逼上天,令多少诗歌爱好者艳羡不已。他对诗歌创作显然是一个有着极高天赋的天才,读过他的诗作之后,在惊叹称赞之余,又老让人心中感觉一丝不快——他的诗句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死亡、尸体、黑暗、埋葬的字眼?一个只有短短25年生命体验的年轻人,又能经历什么不得了的痛苦磨难涅?

主流文坛对海子的诗歌思想是这样分析的:“海子的诗歌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他的诗歌观念是对古代史诗、近代抒情诗、浪漫主义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理念的综合。从思想上,他接近于一个存在主义者;从情感上,他接近于一个浪漫主义者;从精神上,他接近于一个“狂人”式的先知;从认知方式上,他又是一个充满神性体验色彩的理想主义者。在诗学观念上,他深受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影响,相信“酒神体验”的力量,相信“大地”原始伟大的本质力量;在艺术观念上,他又特别认同凡·高、荷尔德林那种疯狂的气质。”从这一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海子的精神思想来源几乎是书本,是从过往的一位位名声地位显赫的中外文坛名人大家身上汲取的营养。跟所有大学生的求学经历一样,一旦捧上这类世界经典名著阅读之后,都会不约而同地角色代入,把自己与名家大师联想在一起,痴迷者甚至会难分彼此。

尼采、海德格尔、凡.高、荷尔德林,这几位哲学家艺术家的思想多少都带着些极端色彩,理解时需要辨证批判地接受,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是不容易把握得好分寸。

海子偏偏去读了认同了,还特别认同凡·高、荷尔德林那种疯狂的气质。疯狂,并不是生活的真相,海子在这里陷落了,将自己放置在了与名人大家的平行世界里,为自己的命运悲怆埋下了伏笔。

世上写诗的人有那么多,为什么是海子涅?

02

海子也跟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天才级诗人一样,从小就聪颖好学,据他弟弟回忆,他很爱读书记忆力超强,大冬天都在勤奋读书,是他老家查湾村周遭百里有名的“神童”。“神童”这个头衔光环耀眼,但是戴上了不是什么好事,可惜他的农家父母并没有这种意识,还在暗喜祖坟上冒青烟了,光耀门楣有望了。

“神童”的早期都会喷发出惊人的爆发力,海子是如此的爱读书,4岁上小学,15岁就考上了北大法律系(中间也不知跳了多少级),19岁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任教,接着发表了自己的成名作《亚洲铜》、《阿尔的太阳》——20岁之前的人生是何等剽悍!But,到了这里,他的生命便进入到了倒计时;从20岁到25岁这五年,是海子情感激荡的五年。

接照常理来说,海子的生存状况是良好的,爱读书读得好书,进阶之路也是平步青云,上北大,还包分配端上了大学教师饭碗,中等小康水平,业余时间还能充份发挥兴趣爱好搞创作,诗作还都被各大主流文学期刊杂志采用,还拿过几次诗歌大奖,小有名气(多少诗歌爱好者奋斗一生都无法达到),怎么还是过不好人生涅?海子还真是一个特殊情况,吃穿住行的生活必需显然绝非是他走向死亡歌谣死亡绝唱的原因,从后来的评论文章揭开的真相来看,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自我认知思维框架的无法突破所致。从短暂的生命历程可以看出,这位年轻诗人观察世界认识生活的知识来源主要是书籍,这使得他长期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悬空状态。

这个首先要拜“神童”这顶头衔所赐,因为海子从小爱读书读得好书是名符其实的“神童”,令他在较短时间里跨越了年龄,跨越了地域;15岁考上北大(多少人复读连续多年参加高考,连个三本线都难够上,何况985/211名校,而且是小小的15岁年龄),从农村来到首都北京(这是从地底一步上到天庭的节奏)。这些在外人看来是光宗耀祖辉煌灿烂,但实际上是把这个小鬼推向一个无比尴尬的生存环境里。4岁上学(儿童上学的适龄年龄是6-7岁),比同班同学小两三岁,在学校里肯定没少挨校园霸凌,在心理上留下了伤痛阴影。又是连续的跳级,15岁就考上北大,鹤立鸡群于同学之中,人人仰而视之,高处不胜寒,玩伴好友几乎是找不到的(在大学教书期间谈过几个女朋友,因为处理不好关系都无果而终,由此还导致出其走向生命极端的直接动因)——这为诗人的性情孤僻打下了寂寞的基础。其次是过于专注读书,忽略了社会实践体验,这个可以从他的文学作品中清晰地看见(这个也是目前许多自嗨型文学创作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他的诗作中多是虚幻、臆想的情景事物,行而上学,几乎找不到相对应的具体场景事件现象(非得说有的话,也只是他自己情绪波动的具体表现)。最后,也是最致命的,那就是他对诗歌对文学对人生的偏狭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理解与定义。“神童”的头衔光环令他对自己设立了过高的角色化预期,直接将自己与人类文明中“群星璀璨”的名家巨匠等同起来,甚至于将自己神化比作“太阳”、“太阳王子”、“诗神”;全世界人写的都不是诗,就他一个人写的是诗;他是诗歌灭绝前的最后一个诗人——这种近乎“狂人”般的先知和神性体验,自然而然地为他的命运悲怆播出了剧透预告是没得跑哒!

诗歌是文学,文学不止于诗歌。文学是美好生活的载体之一,诗歌是这种载体的灿烂表现形式,呈现出情感、美好,以及触摸美好的表达。孤独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过于曲高而寡,不是在表达对生命的热爱,而是在摧残生命。

海子生命倒计时的最后五年又是怎么度过的涅?

03

读书有“三毒”: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永远都是存在阶层的,下阶层与上阶层之间的上升突破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这个往往需要家族中的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于几十代人都未必能逆袭上几级台阶,那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奇迹只能在戏剧里看见。无论怎么说,海子在查家都实在算得上是家族遗传变异中的一个典型基因突变案例。海子父母以及祖上几辈人都是普遍农民,都没有什么文化,而在海子身上却异乎寻常地表现出爱读书读得好书的禀赋特性,在家族的遗传基因特征中是从未有过的。“读得出书的孩子有出息”,查父查母觉着儿子的这种读书天赋是好事情,倾注精力全心培养。海子的读书技能从此进入到了温室大棚式水培种植作业模式,刻意练习,技艺精进,15岁考上北大,19岁当上大学教师,还成为了中国诗坛名气不小的年轻诗人。

大学毕业后当教师是海子这株温室培育植物,出到社会独立经受风吹雨打太阳晒的时期。水培植物移植户外,它的环境适应能力脆弱的一面便暴露无遗。

1984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改革开放已全面展开,计划经济逐渐解体,市场经济随之兴起,国内的第一批民营企业很多都是在这一年里注册成立,又称之为公司元年。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思想意识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扼杀物质欲望,追求精神强大;市场经济时代则挣脱精神枷锁,创造物质财富。海子正好跨立在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时期,而他的前二十年武装自己的又恰恰是文化精神层面上的富裕强大。面对现实环境的变化、思维模式的解体,许多抱守旧观念的人无所适从——他们称之为诗意贫困时代的开始,海子是其中的激烈分子,这个几乎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主要基调。他诗歌中高频使用的“死亡”、“尸体”、“黑暗”“撕裂”等词语,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对抗市场经济新思潮(泥沙俱下中夹杂的污秽与丑陋),悍卫自己傲娇的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北京,皇城根儿天子脚下,又扎扎实实地让他品尝到了,在阶层社会里什么叫高处不胜寒。也是在1984年前后,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堂美学课堂上,做为教师的他初识了来听课的外语系大一女学生——她就是他的初恋女友波婉。从后来发生的故事来看,波婉的出现无疑是上帝与这位“太阳王子”开了个国际玩笑。海子与波婉热恋了两年,准备回去见父母,哪知女方家是有点子身份背景的富贵人家,一听说他父母是“地球修理师”,任凭他诗坛名声多么响亮就是不同意。社会阶层之间的间断,并非是简单地通过读书考大学可以横跨过去的,一个人跨得太前而整个家族跟不上,同样形成不了竞争优势,这是由“木桶效应”決定的,在婚姻上如此,在工作上如此,在许许多多的社会活动中亦是如此。

年轻人情场失意也没什么,大不了再换一个,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海子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选择了用远程旅游来疗愈失恋的伤囗。这不去还好,去了更麻烦,因为他小哥哥去的不是别处,是雪域高原西藏,神灵驻节的地方。估计是被当地喇嘛教的神圣氛围给吸引住了,前后去游了两回,参读了不少经书,将“死亡是生命圣洁的最高体现”铭刻进了脑海里。又结合以往读过的哲学书籍,与历史上天才早亡的若干个例,强烈的心理暗示,头脑里萌生起一种诡异的诗歌创作念头:自身献祭,死亡绝唱。

后面的三年里,海子又经历了七段长短不一自己也说不清楚关系的恋情(估计是暗恋,剃头挑子一头热),可怕的1989年就到来了。让1989年变得悲情可怕的是一封信,这封信的寄信人是海子的前女友波婉(久已不联系的波婉此时已结婚,因为与老公闹了矛盾,无处寻找安慰),她向海子伸出橄榄枝,要跟他和好。年轻的诗人收到了这样的示爱信号,高兴得如同久旱逢甘露焕发出了对生活的无比热情,写出那首激情扬溢的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是,这种被短暂促发的多巴胺快速分泌,并未能维持可怜诗人对生活热情的太长时间,到了3月26日波婉给他打来一个电话告诉他,她决定出国,不跟他和好了。电话从海子的手里滑落,对生的最后一点眷恋就此抹灭,然后就有了山海关外铁道上,当呼啸的列车疾驰而过,诗人25岁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那一年的春天——1989年3月26日。

04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吹到南,无视黑夜与黎明/你说的曙光是什么意思?

这是海子绝笔之作的最后两句诗,他在完成死亡绝唱之前,对于“曙光”的具体内容意思显然是没有的,所以写了个反问句留给世人。

英国诗人奥登曾提出过对“大诗人”的评判标准:一是多产;二是他的诗在题材和处理手法上要宽泛;三是在观察人生角度和风格提炼上要显示出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四是在诗的技巧上必须是个行家;五是尽管其诗作早已经是成熟作品,但其成熟过程要一直持续到老。奥登认为,只有具备上述五点其中的三四点,才能叫做“大诗人”。海子的生前好友雷格认为,除了因为海子早早离世,导致第五条无法评判外,其余四条都基本符合。So,他的诗歌流行起来很自然。用文学的“真善美与神性”四个维度来测量海子的诗歌,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善(实用性人文性),基本上不占优,唯有美(美感)和神性(超越牲)上显示出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回到文首,再来预想和还原这位年轻诗人在诗歌里渴求的“太阳”、“曙光”、“真理”、“幸福”、“春暖花开”,便是别有一番风味和意义感了。

众所周知,文艺是做为人类文化中的人文科学形式存在于世。由于人文科学长期以来一直以社会上层建筑的优越感自居,与社会物质生产始终保持住一定的距离,未肯降尊纡贵,导致它的衍存稳定性十分低下,社会生存状况越来越失衡。文艺的生存度低下,文学的生存度更低下,做为文学体裁之一的诗歌,其生存度更是可想而知。

诗歌存在的作用,目前可以总结为两大方面:一是诗歌是人们抒发感情的渠道。它带给人们观察世界认识生活的不同角度;二是诗歌是人们打开想象力空间的有效方式。诗歌主要还是精神意义的存在,当下文化产业构建起的所有商业模式几乎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不难发现,这些商业模式是形而上的,并未能很好地解决诗歌的生存度难题(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更是被冲得七零八落无处安放)。海子诗歌创作的旺盛期——上世纪80年代——又正值中国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的更迭过渡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的计划经济时代渐行远去,物质文明建设为主流的市场经济时代呼啸而来,以严肃文学自居的诗歌遭受了巨大冲击,以往构筑起的精神优越感,在物质财富面前越来越显出羸弱无力苍白无颜!能适应环境变化者活得精彩,不能则命运坎坷。海子以“精神纯粹至上”自居,注定难以在剧烈的社会环境变动中,快速切换思维和作业模式,诗作的基调必定是悲怆孤寂的。辣么,与之相反的内容对应的便是他在苦苦追寻的“太阳”、“真理”、“春天”和“春暖花开”。

海子心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多的应该是对诗歌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用虚幻的臆想的字符意象来表达。将它们还原为具体景象,“春暖花开”的原貌应该是这样的:

年轻的诗人通过写诗赚到了足够多的金钱,拥有了自己的牧场和农庄,然后在海边盖起了一套海景别墅,衣食住行富足无忧。心爱的女人再也不用为怕跟他过穷日子而离开他,势利眼的岳母老子再也不敢嫌弃他没有产业和身份低微,而阻止女儿与他在一起。在牧场和农庄繁忙的旺季,他与他的女人一起打理生意,淡季则带着她去旅游去周游世界,然后,他用诗歌将所有的幸福美好一首一首地写出来,周而复始绵绵不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你说的曙光是什么意思?

曙光,其实就是现实“春暖花开”愿景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摈弃为写诗而写诗的形而上学,从自我个人的小目标上升为社会大众的大理想,将文艺将诗歌融入到实业当中去,朝着“文艺即科技,科技即文艺”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圈的光的方向前进。喂马,劈柴,粮食蔬菜,不止于纸张上的意象、诗句中的字眼,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牧场农庄的创业中去,用对诗歌的热忱之心,用为社会的整体变好有所贡献之念,去经营去管理,然后在此过程中才思泉涌,用诗歌抒发感情。只有如此,文艺生态环境才可得以改善;只有如此,春天才会暖,花儿才会开,十个海子才会复活。

PS:也是在1984年前后,在中国西北荒凉贫瘠的宁夏省,有一位叫张贤亮的作家,修习完了他长达22年的“国家大学”(俗称劳改农场,又叫监狱)EMBA课程,回到了居住地镇北堡。面对镇北堡当地的贫穷落后,面对自己命运的曲折坎坷,他积极面对,通过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在看似毫无机会的环境中探索出全新的成长机会。他经过不懈的努力撮合,最终实现了将镇北堡当地的古朴、荒凉、破而不败的独特景观风貌,与影视制作产业的有机联姻。“影视+旅游”全新的文化产业链,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由此完成了在自己众多文学作品中,最为独特的一部立体文学作品:镇北堡影视城/老银川一条街。

2019/3/30写于凌晨曙光下

——  END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