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我的国
自2014年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以来,每年每度的9月30日,在首都北京和全国各地都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01
今年9月30日,在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鲜花活动中,出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在鲜花时,情绪激动,不能自已,泪水夺眶而出,这一幕恰好通过电视直播播放了出来。这则小新闻很快就在各网络媒体上刷了屏。
人们都在猜测,这位老奶奶是谁?那一刻,她究竟想到了什么?她是革命先烈的后人吗?他的父母可曾为国牺牲?或者她的丈夫也是烈士?还是她失去了一位为国奉献的优秀子女?
对此,我们不得而知,但她那不加修饰、难以掩饰、发自内心夺眶而出的眼泪,确实也令观者心里一震,瞬间泪奔。

10月1日,国庆节,网络上又纷纷转载一段一位老人独自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90度鞠躬哀悼的小视频。他的这一动作持续了好几分钟,旁边的游客静静地看着,施以默默的关注。从老人的身板和着装看,应该是一位老兵,腰杆笔直,动作规范,还穿着一件老旧军装。
后来应该是老人的子女上来了,对老人轻声说了什么。老人直起了腰,转过身来时,才露出他胸前系满的各类军功章。
原来,他在深深地思念他的好战友、好兄弟,那些和他曾经同生共死的年轻生命。

10月1日清早,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国庆升旗仪式,凌晨以来数十万人早早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他们有的全家出动,扶老携幼,有的独自一人不远千里万里而来。全国各地组织的类似纪念活动,也都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捧,甚至世界各地华人也组织了规模宏大的活动,包括台湾地区民间组织。

他们为什么而来?他们付之以热情的究竟是什么?
答案似乎很简单,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国,我的国。
这是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具体到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城一地,它是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国家建筑,是长江黄河、泰山华山等大河大山。它又是抽象的,抽象到是一首歌,一面旗,一段历史,一种情感,或者一个故事。
我的国,你究竟是什么?
02
我的国,是民族自强的追求。
国家是一种追求。一种由历史传承而来,世世代代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的追求。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我想到的是,近代以来一个积贫积弱又包含历史自豪的民族,痛苦的抗争和思索。
鸦片战争国门大开以来,我们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和奋斗。为了不受外人欺负,为了不被别人奴役,为了摆脱卧榻之侧他人酣睡的处境,即使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们,也从昔日的自豪自负之中,逐渐惊醒,惊奇地看着这个数千年未有之世界和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思索着如何使得国家强盛。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立宪、辛亥革命、全民抗日、抗美援朝等等这些简单的名词,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热情的生命付出。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汉阳铁厂、江南制造总局、北洋水师;邓世昌、丁汝昌、刘步蟾,大东沟海战、刘公岛海战、镇远舰、致远舰;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六君子、菜市口;孙中山、黄兴、林觉民、徐锡麟、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左权,喜峰口、卢沟桥、平型关、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百团大战;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联合国军、上甘岭、长津湖、板门店……
即使身处那个黑暗的封建王朝末期,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强盛的信念从未动摇。那么多仁人志士、热血青年,有的甚至观念不同、立场迥异,但他们都有一颗追求民族独立、国富民强的心,前赴后继,以身报国。

被异族侵略时,四万万中国同胞精诚团结,抛弃政见之分,地域之分,民族之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处处打起抗日的旗帜,人人负起抗日的责任,浴血奋战,争取民族独立!
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危胁时,伟大的领袖艰难抉择,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国家基础上,举国之力,出境作战,甚至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上了战场……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流放新疆期间,仍然新修水利,造福边疆人民。
林觉民在与妻书里说,“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张自忠在给战友的信里说,“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左权在家信里说,亡国奴的确不好当,在被日寇占领的区域内,日人大肆屠杀,奸淫掳抢,烧房子……等等,实在痛心。……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我军在西北的战场上,不仅取得光荣的战绩,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唤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
我相信,这些追求都是简单朴素的,它们来自于一种共同的愿望,来自与血液里压制不住的一种热情,来自于我们远古的祖先不屈不挠战天斗地、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精神。
02
我的国,是不怕牺牲的勇气。
近代的中国是多灾多难的,中国人不屈服于衰败与屈辱,孜孜不倦追求民族独立,当然其中也有着巨大的付出和伟大的牺牲。
辛亥革命,皇室退位,南北议和,天下初定。但妥协出来的政权终究是各方的平衡与利益的制衡,对于天下苍生和国家福祉却少有顾忌。主权仍然不全,国事依然败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对内横征暴敛,对外委曲求全。

有识之士在辛亥“共和”的光鲜与表象之下,很快发现了其不变的腐朽实质,继而没有停下前行探索的脚步。他们把目光从东亚欧美,开始投向刚刚胜利的北方邻居—布尔什维克的苏联革命政权。
1921年,一个小小的政党在租界的寓所、在南湖的船上,在巡警的搜捕、在紧张的转移中悄然成立。当时的中国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在全国成员不足五十人的政党会在28年后,使得一个古老的国家建立一个新型的政权。即使与会者自己,也没有想到。
经过在黑暗中的不断摸索,他们终于试图建立自己的军队,并在仓促中从旧政权的军队中发展党员,密谋起义。革命遭到了猛烈而残酷的围剿,起义部队不得不进行转移,并在途中伤亡惨重,遭到巨大的挫败。
留在白区坚持斗争的人们受到了反革命的密集搜捕和疯狂残杀,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红色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毛主席曾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的,革命确实不是请客吃饭,而是真刀实枪的流血牺牲。红色政权在短暂的发展壮大之后,遭到了国民党政权的残酷围剿。在前四次围剿失败、损兵折将的情况下,他们本着“草要过火,石要过刀,人要换种”的疯狂报复心理,对中央苏区进行了拉网式逐步推进的碉堡战。
战争是残酷的,牺牲是巨大的。全国的红色政权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打击,在敌人的强力猛攻和当时错误军事方针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苏区被攻陷,中央机关和红军被迫突围转移。
革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和生死存亡的考验。敌军天上地下齐设防,围追堵截狂轰滥炸,逢山设伏,遇水截击,红军伤亡极为惨重。中央红军突围后的首次大战—湘江战役,部队整建制的伤亡,血染湘江,极为悲壮,甚至在当地留下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长征是生与死的考验,是从肉体到精神,身体到意志,以及信仰、信念全方位的考验,八万人突围,经过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和大大小小数千场的战斗,战死的、病死的、脱离队伍的不计其数,胜利到达陕北时,仅存了7000人。十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活着到了陕北,牺牲与付出,考验与磨难可想而知。
每一步,都有人倒下。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
03
我的国,是寻求解放的信仰。
近代以来长期的压抑与奴役,使得中国人对于当家做主、谋求解放,有着无比的渴望与信念。这是做人的感觉,是骨子里生长出来的喜悦,是从未有过的被尊重、被平等看待的一种滋味。
红军长征中,死难伤亡惨重,处境艰难。但每当一地,总有人心甘情愿的把孩子送到队伍来。因为他们觉得这支队伍不一样,真的不一样。他们不打人,不骂人,不抢东西,还帮着乡亲们劈柴烧火,拉家常,干家务。乡亲们很快就发现,这些人也是穷人的孩,他们待人如同亲人,因为他们说专门为穷人打天下。
老乡们听不懂那些革命的大道理,但他们能用心感觉出来这支身处困境,但不怕牺牲、斗志高昂的队伍,有着无比的亲和力和火热的精气神。
所以后来毛主席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他们宣传的是红军的精神,他们播下的是革命的火种。他们点燃的是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革命热情。

这样你就不难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美式装备武装的国民党军,和个人声望地位如日中天的蒋介石的武力反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仅没有丝毫退缩,而且在短短的三年里,就风卷残云般吃掉了那么多国民党大军,把国民党政权挤压在了一个小岛上。
因为,他们身后,有数十万计上下同欲的子弟兵,有数以亿计的人民大众,有扁担挑出来的、推车推出来的、脚板走出来的庞大的、源源不断支持解放的伟大人民。
小米加步枪,打败了飞机炮弹和牛肉罐头,难怪毛主席会反复说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顺应历史的潮流,理解和尊重人民谋求解放的需求,这是我们无往不胜的根源。
回头你再听“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时,你会发现,这是那个时代人民发自内心的声音。
天还是那片天,人不同了,天也就不同了。
04
我的国,还是不服输精神。
我们并不回避历史上走的一些弯路,但这正是历史的迷人之处。没有通途大道,有的只是用双脚走出来的路,有时候有曲折,有时候有弯路,有时候还会有路口。
但每每关键之时,关键之处,总有人能够以前瞻的眼光,力挽狂澜,做出关键的抉择。
想起朱德在三河坝天心圩的魄力。南昌起义部队接连失败之时,朱老总带领3000人的留守断后队伍在广东三河坝与敌人数万人战斗。惨烈战斗后撤出战场,又听到前面主力部队已经被打散。面对不足千人的残兵败将,他没有惊慌失措,没有一走了之。
主力都没了,几百人的断后部队能有什么出路?但在关键的时候,朱老总拢住了队伍。他站在一块石头上,面对心神不定、来源复杂、战力普通的千余名起义战士,坚定地表达了他对革命必将成功的认识,同时定下了革命自愿的原则,为革命保留下了最后的火种,也为人民军队注入了魂。
牺牲的牺牲了,走的都走了,留下的800多人,都是对革命抱有希望、相信自己从事的事业必将成功的人。这些人里面就有林彪、陈毅、粟裕。
关键时候的关键人物,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意志,为一支面临做鸟兽散的起义失败队伍,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那个叫做天心圩的地方,也注定被载入了史册。

想起毛泽东在长征中的痛苦与抉择。第五次反围剿时,毛主席没有军事指挥权,甚至朱德也被排除在最高决策权外,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遵义会议。长征初期巨大的伤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错误的领导造成的,而身处其中的清醒的人的痛苦与无奈可想而知。他们一方面要承担部队损失、战友牺牲带来的悲痛,一方面又有眼睁睁看着错误领导,却无能为力的带来的愤懑。
终于量变引发质变,在遵义会议上,绝大多数参会的同志旗帜鲜明的支持了毛泽东进入决策权,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可谓授业与危难之间,进而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慢慢改变了长期被动挨打局面。
当然这不是红军最危难的时间,也不是毛主席最郁闷的时间。他后来自己回忆说,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间是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面临分裂的危险时,也就是他与张国焘斗争最危险的阶段。当时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和大小无数次的战斗,血雨腥风枪林弹雨中一路杀来,在懋功与张国焘领导的四方面军顺利会师,原本想着革命队伍势力壮大,一起北上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开拓新的局面。却因张国焘得知中央红军因长征中的牺牲伤亡导致人马枪支、队伍势力均不如四方面军,而产生了“枪指挥党”,试图分裂党的领导的阴谋。
表面上是北上与南下的路线之争,实际上是谁能代表中央的领导权之争。试想经历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各类战斗与牺牲之后,忽然面临自己同志的武力夺权阴谋,毛主席内心是多么的痛苦啊。
终于,他下定决心,在斗争即将白热化,擦枪走火的危险即将来临时,果断放弃说服四方面军的意图,乘着凌晨夜色,迅速拉原来中央红军的队伍北上。
那时一种被迫的选择,也是一种彻底的失望,甚至还冒着极大的危险!当中央红军连夜北进的消息从前方传到四方面军指挥部时,电话那头请示“打不打”时,值班领导徐向前大声嘟囔道“天下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如不其然,中国革命将会多一道悲剧,甚至革命轨迹也会被改写。
危难时刻的痛苦与抉择,有时候不仅是力挽狂澜的豪气,有时还是长远的眼光,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以及对自身的强有力的信心。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想起邓小平在江西拖拉机厂的岁月。文革期间,邓小平被打倒,和妻子卓林一起下放江西拖拉机厂,孩子和其他家人也被隔离,少有音讯。但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仍然对祖国和人民包含深情,积极地做好手头的工作,锻炼好身体,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出来为党工作。
三起三落,打倒又被起用,起用再被打倒,再起用,再打倒,再起用,这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然而,小平同志矮小的身躯里跳动的是一颗坚韧不拔的红心,他以无比的耐力和韧劲,坚持到了胜利的那一天。并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绘就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两个一百年的伟大计划。
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务实进取,放眼长远,这是一代优秀领导人永远不能被打败的原因,也正是这样的人,才能在迷途中给予人们最清醒的指导。

05
关键的时候,是什么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除了个人的素质眼光,还有那个大时代给予他们无可替代的丰富经历,以及内心深处寻求国家民族富强复兴的强烈愿望,和奔腾在血液之中永不服输、不甘落后的伟大民族精神。
是的,历史不是一蹴而就,我们一直是在先人的肩膀上书写未来。特定历史时期,他们的成就既是他们个人的成就,也是一代人的成就,甚至是历史赋予那一代人的使命。
中华民族从未真正衰落过,他辉煌了几千年,偶有曲折,终将坚持过来,焕发新的生机。他的文明,历经几千年延续不断;他的历史字字句句写得清清楚楚;他的悲喜苦乐,一首首诗经,一首首唐诗,一段段宋词记得真真切切。这是何其伟大的一个民族,这是何其旺盛的一种文明,这是何其强大的一种生命力!
鸦片战争以来的落后,只是近代100年的事,而从历史的纵深看,我们强盛了几千年,这是根植于所有炎黄子孙血液里的信仰。没有一代子孙愿意服输,即使深处水深火热的近代,内外交困的战争,炎黄的子孙们仍然悲壮的斗争着!因为他们相信“中国必会强!”
是啊,中国,我的国,我们的国,我们的祖国。你是三皇五帝的传说,是诸子百家的思索,是强秦绝世的武功,是大汉远征的铁骑,是三国传唱的故事,是盛唐的繁华,宋代的富足,大明的骨气,清末的抗争……。
她是山水草木,是今朝今夕,她更是万年沿袭,是一族血脉,是千秋万代。她是你,是他,是我,是我们共同的家,共同的信仰!

爱你,我的国,我们的国,我们的祖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