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读书干货在这里

三天读完一本书,只需要做这些

2017-07-25  本文已影响154人  慕容赫月

文/慕容赫月

提高阅读速度

每每当别人在朋友圈里晒这是今年读的第几本书……就会超级佩服,我也想要多输入,但是怎么办嘛,看书就是慢……

之前我一直认为,也算是心里作用吧,我就老觉得只有我慢慢的读,一页一页的过,才安心。

只要一读的快了,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潦草了,没有认真,会不会遗漏了些什么呢?后来才发现,自己想的还真多。

现在我们读的很多书,和高中课本是不一样的。那会儿老师会逐字逐句的去讲,做题的时候不敢错过一个字,生怕遗漏解题关键。

反思一下现在的很多书,需要我们这样吗?(当然经典是需要研读的)

1.拓宽自己的词汇量

很多时候我们阅读的慢,主要是看不懂,或是明明是连贯的词儿,而我们读的时候特别的拗口。

就跟英语阅读似的,词汇量多的人跟少的人阅读速度就不是一个level的。

为了拓宽自己的词汇量,我们可以选择去多读,例如报纸或是杂志。遇到自己不懂的词就查查字典,不要懒。然后再之后的生活里,多用用。

2.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阅读速度

所有的书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书专有名词太多,你想快估计也难。但是有些却可以,例如一些消遣的,只是想要笑一笑,没必要全副武装,如临大敌。

在这里有四种阅读方式:

精读:非常经典且薄的书,价值很高,需要一遍遍反复读。这时就不要求什么快了,重要的是悟到。能够让自己拓宽词汇量呀!
通读:一些新的专业领域需要扫盲的书籍,有些内容出现后可能不明白,但不死磕,保证能囫囵吞枣过一遍就行。关键在扫盲。
查读:功能性大部头。碰到相关领域的问题去查阅相关章节。这种书不到用时死记硬背的意义不大,记忆的效果也不好。
扫读:小说、传记类和一些畅销书。精髓的那几句看看,其他的随便翻翻,碰到废话就跳过去,领会精神就好了。

3.减少默读和回读的次数

可能是在小学的时候吧,上课老师会让集体读课文,两个字之间拉的老长了。

后来自己在读课文的时候也会在心里默读,默读的速度是快不到哪里去的,毕竟每一个字在你的心里都发了一次声。但是要改掉这个需要一些时间,刻意练习。

读的时候要精力集中,过一会儿读一个字儿,当读到下一个字儿的时候就不明白了,这个字和上一个字组成词,还是和下一个字组成词呢?这是个问题……

阅读的时候,尽量减少其他的干扰项,不要老是被打断,好好的一句话,生生的被截成了“毛毛虫”。

4.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

阅读前的准备工作,是要准备好地点和身体。

先说身体的准备,简单点就是吃饱喝足。不要刚打开书,就觉得饿的不行,去吃点东西。过会儿又口渴了,再去沏杯茶。书一页没翻,尽吃吃喝喝了。

当然,我们不是机器,不是铁打的,会渴会饿很正常。我的做法是,书包里常备葡萄干和装满水的杯子。当然你也可以带糖,总之有需求尽快解决,或是提前解决。

再有就是环境,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环境。光线、座位什么的都很重要,尽量舒适,这样看书的时间相对来说也会久一点。

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懒,道理我也懂很多啊,可是我就是不想做,没有行动力,怎么办?

凉拌吧,我也木有办法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