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你的声音历史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900年前的清明上河图里画的,或许就是我们正在追求的中国梦

2016-11-02  本文已影响288人  薄雾迷宫

文/禅风    图/网络

繁华街市、安居乐业、平安喜乐、市井生活,就是当下老百姓心中的中国梦。

去年故宫的《石渠宝笈》特展,《清明上河图》的参观者排起了长队,其他巨作却观者寥寥,一冷一热形成强烈反差。

为何《清明上河图》如此受到大家的喜爱呢?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全图分为三段,打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

农民在田里耕作,有钱人扫墓归来,驮队、挑夫、骑马、坐轿的人匆匆进城。接着是虹桥和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桥上行人如潮、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桥下舟楫相争,河岸店铺林立。这是全图最热闹、最精彩的部分。

后段则描绘了繁华的京城——汴京,有运酒的驴车、有西域的驼队、有外出的士绅。官府衙门、民居宅院、茶肆酒楼,屋宇错落,街上车水马龙,应有尽有,百业兴隆。

《清明上河图》局部 细节

明代李东阳的《清明上河图记》中,对《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的刻画,作过十分生动具体的描述:

“人物则官、士、农、贾、医、卜、僧道、青 隶、筒师、缆夫、妇女、减获之行者、坐者、授者、受者,间者、答者、呼者、应者、骑而驰者、负者、戴者抱而携者、导而前呵者、执斧锯者、操备镭者、持杯婴者、袒而风者、困而睡者、倦而欠伸者、乘轿而塞帘以窥者。又有以板为舆,无轮箱而陆曳者,有牵重舟溯急流,极力寸进,圆桥匝岸,驻足而旁观,皆若交欢助叫,百口而同声者。”

三教九流,男女老少,喜怒哀乐,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场景,在画中都有发生。

有学者统计,全卷总计绘制人物达587个,动物13种、植物9种,牲畜50余头,船只、车轿各20余个。所有这些大者盈寸,小者如豆的人物及其活动,在画面上安排得纷而不乱,繁而有序,劳逸苦乐,生动有致,前后呼应,形神兼备。

《清明上河图》局部 细节

画中不仅人物、景象十分之多,细节刻画也非常生动,有画面感。

首段中有一匹受惊的马,和后面跟着狂追的三个人,看起来动静还闹得挺大的,使得老奶奶赶忙招呼站在路中间的孙儿,吃茶的人他朋友话还没说完就回头看,还有一只被吓到的驴子和两只淡定的老黄牛。

追马的人 招呼小孩往边上靠 回头看看发生了啥 吓死驴宝宝了 淡定的老黄牛

到了中段,忘了放桅杆而手忙脚乱的船工,两船相会时的乱作一团。桥上看热闹的围观群众、骑马的坐轿的狭路相逢时的剑拔弩张。

上图:一路骑马,一路乘轿,都是非富即贵;下图:仆人已然开始对骂了

后段中一群围在老儒生旁算卦的科举考生,街对角,一个大胡子在说书,大胡子身后的肉铺伙计坐在椅子上听得津津有味。华丽的酒楼和许多移动摊贩,还有两个小乞丐被人打发了两个铜板。

也无怪乎前两年出了一个现代版清明上河图了,原版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嘛!

算卦的科举考生 说书的大胡子 惬意的肉铺伙计 华丽的酒楼 被打发的小乞丐

从郊外到汴河再到城里,一一看过来,你会发现画中的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

你看到的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有情节的故事,所以有人说《清明上河图》是活的。

它不只是一幅画,而是一部宋朝生活剧。

是一条充满生活气的街道,是每一天市井的日子。

图为冶文彪研究出来的画中人物真实身份

细数我国古代绘画,多是山水、花鸟等写意画,和士大夫那种孤芳自赏,少有花费大量笔墨描绘民众的世俗生活的。中国画从文人的山水到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的描绘,这已经是作者那莫大的人文关怀精神。

而《清明上河图》全卷充满的市井生活气,那些生动的,有节奏感,有韵律的场景描绘,让观者感觉到仿佛画中的每个人就是我们自己。那些场景在生活中也时常发生,无论文化高低、男女老少,都能看懂画面中发生的事。

能画就这么一幅巨作,并且几百个人物、事物都栩栩如生,场景都活灵活现,作者的绘画功力想必是十分了得。

不论他的画技,光说这画卷的内容,虽然没有花鸟图的富贵吉祥、不似宫廷图的皇家气象、也不像桃花源那样隐秘虚幻、更不是隐士图的淡薄出世,但《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是那朴实简单甚至有点市侩的日常生活。

这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啊,也是老百姓的梦想。

这大概就是大家都喜爱《清明上河图》的原因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