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青春故事

一个小广告改变了我的人生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341人  打工者的小窝

这是一份缺角的已经发黄的招工广告,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收藏着。因为它就像一块翘板一样,把我从闭塞的农村送到了繁华的城市。

1993年夏天,我高考落榜。我苦闷地呆在家里,足不出户好多天后,不得不硬着头皮走出了家门,帮父母干起了农活。

当时正值农忙,农村人忙得像打一场恶仗,连饭都顾不上吃。那时种地没有机械,就连手扶拖拉机都很少见,干农活都是靠人工和老黄牛。

割麦是人用镰刀割,运麦是套上牛车拉,打场是把麦子铺在社场上,然后让牛拉着石滚在上面转着圈子碾压。

农村人一到农忙时,都嫌家里人太少了,有一句农谚叫做:黄金铺地,老少弯腰。这时节,农村没有一个闲人,老人负责在家烧饭,小孩则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于麦地和家之间,负责送水和拾地里遗漏的麦穗。

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我怎能忍心呆在家里呢。于是我就穿上旧衣服,拿起镰刀,把草帽沿压得低低的,跟在父母后面到地里去割麦。

一天下来,我就腰酸背痛,晚上回到家连一口饭都不想吃,倒头就睡。胳膊上也被麦芒刺出了许多小红点,奇痒无比。那大片大片的麦子就像一团火在我的心头炙烤着,恨不得一下子将它抹掉。

好不容易小麦收完了,紧接着又迎来了插秧。插秧的辛苦自不必说,只有插过秧的人才能体会到。

我最怕的还是插在水中的腿突然微疼了一下,拔出腿一看,一只玛璜的头已经钻进了我的腿肚里……

这时我必定是吓得哇哇大叫,吸引着妈妈扔掉手中的稻秧前来察看,一手使劲拍着我的小腿,阻止着玛璜继续向肉里钻,另一手轻轻地把死皮赖脸叮在我腿上的玛璜往外拽。

还有,水稻田沟沟坎坎多,田垄也都是窄窄的,走在上面像走钢丝一样,一不小心就会跌倒在秧田里,没头没脸地洗个泥水澡,让我狼狈不堪。

又忙了半个多月,秧总算栽完了,农活开始消停了一些。一夏天过来,我凝视着镜中的自己,原本白皙的皮肤被晒脱了一层皮,与之前的我判若两人。我不禁悲从心来:一辈子很长,难道我就甘心在农村过这样的生活?

在苦闷中,我又送走了秋天,天渐渐地冷了,冬天来临了,我也开始像所有的生命一样,把所有的能量甚至是所有的心事,都深藏了起来。

有一天,刚出嫁不久的姐姐回家来,带来了几斤黑猪肉。猪肉是用一张报纸裹着的,放在姐姐的车篮里。

那时候人们买东西,还不作兴用塑料袋,都习惯于把买的东西用麻绳扎起来,挂在车笼头上,一颤一颤地摇回家,一面走一面瞧,满满的幸福感。

如果是带着食物去送人或是跑长途,那就要换一种更为高级的方法——用报纸包起来,这样显得更为珍惜。

现在我们知道,其实报纸并不干净,不仅有油墨,还会在传阅过程中沾上许多看不见的细菌。但在那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报纸只有大队部有,村小学有,街上的机关有,一般老百姓是很难见到的。

等老百姓有幸看到的时候,它已经换了身份,变成了油腻腻的包装纸。除了充当包装纸外,报纸还有两个重要的用处,一个是铺在竹筐里养蚕,另一个是被农妇们剪成农闲时做布鞋的鞋样,夹在家里的毛主席语录里。

而对于我来说,这些旧报纸就是我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平时一看到旧报纸,我就被吸引过去,无论它是多么破旧多么油腻多么脏,我都会把它摊平在地上,一字不漏地阅读起来。

因此,姐姐一回到家,我就第一时间从姐姐的手里抢过了猪肉。我不仅是看到不常吃的猪肉高兴,我更稀罕的那张裹着猪肉的报纸。

这是一张淮阴广播电视报。上面刊登的大多是电视节目表以及剧情介绍,配有少量的文学副刊。虽然家中还没有电视,我不管它三七二十一,首先把电视节目表浏览了一遍。那些电视节目虽然我无法看到,但我对它们的名字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甚至那些广告,我也会全部看一遍。突然,我的眼晴一亮,我在报纸的一个角落里看到了这个招工广告——中日合资上,工资不低于四百元,有医疗等福利,包食宿。条件相当诱人。这个广告重新点燃了我走出去的梦想,我决定去试一试。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让父亲把我送到很远的镇上去等车。从我们镇上到淮阴只有一班车,并且是路过。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有一辆车像睡醉酒似的,摇摇晃晃地开过来。

车子很破,里面已经站满了人,座位下面还塞着装在蛇皮口袋里的鸡鸭、米面和蔬菜。车子一开,就开始喘着粗气,窗户也被震得哗啦啦响,让人担心车子会在路上突然抛锚。

下午一点多钟,汽车终于到达了淮阴汽车总站,被困了很长时间的乘客们和鸡鸭,都振动着翅膀迫不及待地往外飞。

我顾不上吃饭,就拿着手里的小广告向别人问路。在别人的指点下,我先是坐公交车到了楚秀园。然后步行,经过清浦中学老校区门口,边走边问,还要盯着路两边的门牌看。

等我终于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位是下午三点多钟了。报名已经结束。举目无亲的我站在寒风里一时没有了主意。

难道就这样白跑了一趟?想到农忙的艰辛,想到在家时的苦闷,我不甘心。我鼓起勇气用蹩脚的普通话向报名的负责人说明情况,“求求情”。

没想到,那位书生一样的负责人竟然爽快地答应了,让我报上了名。后来,我被华顶公司录取了,一干就是24年。我准备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小小的招工广告改变了我的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