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读书散文

心理剖析在小说写作中的作用

2019-03-25  本文已影响28人  陶叶夭夭

小说中人物的丰满立体,离不开细腻的心理剖析。

《汤姆·琼斯》片段:

爱情犹如疾病,你再怎么小心也不可避免染上,染上了也就会日益严重。索菲亚就是如此,尽管她处处小心谨慎,但还是情思日渐增强了。

害了相思病的索菲亚,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

布利非对索菲亚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感情,自然更谈不上有爱情。    但是小姐那份巨大的嫁妆足以叫他不放弃、不抛弃。

寥寥数语,金钱至上的布利非形象丰满起来。

最擅长心理剖析的当属年纪最大的女性诺奖得主多丽丝·莱辛。

《天黑前的夏天》片段:

事实真相是,她一天更比一天清醒地意识到,不单是她的话语和众多纷扰的想法被她从衣架上取下穿上,就连她的真实情感也再次发生了变化,这一发现令她闷闷不乐。

这本小说与众不同之处,它的事件几乎不重视细节的描绘,全靠女主的心理活动支撑。

她小心翼翼地端着盘子,心里一边想着那一桌未洗的碗碟,一边继续想心事,找理由……不管此刻的她,处在人生的哪一阶段,她都希望这个阶段快快过去,因为对她而言,这一阶段仿佛永无尽头。假使人生非得按辉煌时期或巅峰时刻的状态来看,那么,在她身上很久都没“发生”任何事情了。她不敢期盼将来会发生什么,只知道自己将在忙碌的家庭琐事中慢慢衰老。

女主人公就是一个家庭主妇,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艰苦的创业,打理好这个家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然而,她并非全无想法。

喜爱写作的人会一眼就爱上这本《黑天前的夏天》。天马行空是写作爱好者的特质;或者,什么也不想,只是发呆。女主人公的神思多多少少会让读者联想到自己某一时刻的样子,从而感觉小说中人物的可亲近。

诺奖女性得主萊辛与其说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是在叙述一位家庭主妇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真实心路历程。而这让我怀疑,小说主人公的原型是否就是萊辛本人。

说到外国文坛上有影响的女作家,不得不提到克莱尔。她以《摆渡人》为自己在世界文学史上争得一席之地。克莱尔同样重视人物心理剖析,深谙其中的妙处。

《摆渡人》片段:

迪伦不去理睬这些,她还在尽力回忆刚才的梦,想抓住这场迟来的白日梦里一鳞半爪的细节。步履缓慢……一只手,温暖的手搂着她……空气里弥漫着树叶和潮湿泥土的气息。迪伦笑了,感觉胸中一股暖意微微荡漾。可是还没等她在心里锁定他的脸,清晨的寒气就把这幻象吹散了。

完全可以这样说,一本好的小说,离不开人物的心理活动。对人物心理的剖析,让人物栩栩如生,丰满立体。

剖析人物心理,能让笔下人物活起来。人物的语言,行为是心理驱动下的产物,这就避免了语言、动作的不合时宜。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皆可说出这样的话,有着这样的举止,而非人物专属,这样的人物塑造是失败的。

让人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你所塑造的人物,心理剖析的作用不容小觑。除了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对人物进行心理剖析更容易产生共情,拉近读者与书中人物的距离。

读小说,学写作,一点浅见,与君共享。

心理剖析在小说写作中的作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