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国的可乐都卖一个价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上午你在北京的王府井用两块钱买了一罐可乐,下午又在上海的南京路,花了两块钱买了一罐可乐。都是两块钱,似乎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相差上千公里的可乐,卖价却是一样的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9367640/037d0a301e986db2.jpg)
也许你会说那是因为可口可乐在北京和上海边上都有灌装厂,送到北京和上海市场的物流成本差不多,所以卖价可以一样啊。那我再问你,王府井和南京路的房租那么贵,而在北京的亦庄或是上海的宝山房租便宜多了,为什么卖的可乐也是两块钱一罐。你去齐齐哈尔,或是香格里拉这种偏远的城市,边上没有就近的灌装厂,可是小卖部里的可乐还是两块钱,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是否发现,用成本来解释这种全国范围内统一售价的现象,是解释不通的。
细心的你可能突然又发现了还有其他类似现象,比如同一个品牌的矿泉水,在全国的卖价是一样的,同一个品牌的啤酒,在全国的卖价是一样的,同一个型号的手机,全国范围内,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售价也是一样的,甚至大到汽车,在一个很大的区域里售价也几乎是一样的。这种统一定价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实这样的商业行为,有个专有名词,叫做最低零售价限制,是生产厂家为了控制销售终端的零售价格所采取的一种手段。
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不是说市场的供需决定价格,而且通常来讲,价格越低,销量越大,为什么生产厂家要规定终端零售商的销售价格呢。生产厂家通常会将产品批发给区域代理,区域代理再层层批发,直到最后的零售商。这时,决定厂家利润的根本不是终端零售商,而是区域代理的批发量和批发价,厂家控制终端零售价,是不是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宽了呢?另外,如果终端零售商降价销售,应该可以带来更多的销量,这对厂家来说不是好事吗?厂家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你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名汽车4S店的导购,你们店里前几天刚来了一款新车,老板还专门准备了两辆新车,一辆用作静态展示,另外一辆用作试驾。这天,来了一个顾客,你先领着他到舒适的休息区坐下喝会儿咖啡,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你详细的讲解了新车的特点,然后带着顾客到展示车里做了进一步的实物讲解,之后再带着顾客用另一辆车进行了试驾。顾客在全方面了解了这款车之后,非常满意,决定就买这款车了。你很高兴的拿来了购车合同,可就在这时,这位顾客说道,虽然你们这家店的服务做得很好,但是有另外一家卖车行,他们不提供任何的服务,就是卖得比你们便宜,我还是到那家店去买吧。听到这里,你一口血吐到合同上。
从此以后,你老板决定再也不专门搞新车展示了,也没有了试驾,顾客来了也没有咖啡音乐,你们的成本的确下来了,可是渐渐地,你们发现,你们卖的这个品牌的车不好卖了。顾客都跑去买别的品牌了。而这时,除了你的老板着急,你们代理的汽车厂家更加着急。他们的销售经理跑来质问你们老板,为什么没有了迎宾服务,没有了展示车,没有了试驾?你们老板委屈的说出了原委,销售经理哑口无言。回去之后,汽车厂家一纸通告,所有的经销商必须以不低于xx价格来销售,否则就视为违约,直接停止供货。你们老板拿到这个通告,如获至宝。很快咖啡音乐也回来了,展示和试驾也有了,顾客也多了起来。而你这个导购,也不用再口吐鲜血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367640/efabc4d54f92e361.jpg)
从上面的例子你可以发现,原来厂家规定市场的最低销售价格是为了维护中间商的利益。当中间商的最低售价被限定,其利润被保证在一个范围之内后,中间商为了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就必须在价格之外的维度上展开竞争。这才有了4S店优美的环境和各种服务,才有了可口可乐铺天盖地的广告。否则,那些提供了优质服务的,做了广告的中间商就会被其他不作为的中间商搭了便车,揩了油。当然,保证了中间商的利益,最终也是在保护厂家自己的利益,他们从中间商稳定的表现中获得了更大的收益。所以,最低销售价限制是厂家一种有效的市场控制手段,是让厂家、中间商和消费者都获益的一种商业行为。
哎等等,到这里估计你会不同意,说为什么消费者也获益啊?厂家规定了最低价格,那不是明摆着让消费者不能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产品了,这明明是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怎么反倒说成了消费者获益了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需要再来推演一下。假如可口可乐取消了最低销售价格限制,那会不会出现某个超市从明天开始起,可乐就卖一块八啊,过几天,另外一个小卖部开始卖一块五啊,如此恶性竞争,很快所有的超市小卖部卖可乐的利润都接近于零,大家都不再卖可口可乐了。你说,可口可乐死了,我们还有百事可乐啊。OK,没过几天百事可乐也这样玩死了。那我们还有国产的可乐啊。OK,再过几天,国产可乐也死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可乐这种饮料,就从这个星球上消失了。
这时,你再来回想一下这个“神奇”的现象,明明市场有需求,厂家也能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可是,就是活不下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这是因为厂家和消费者之间很难直接连接,必须要有中间环节来对接。而如果中间商赚不到钱,光有需求和供应,是很难达成交易的。你不妨想一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在一家酒店想点某个品牌的啤酒,可是服务员说对不起,这个品牌的啤酒卖完了。有时服务员甚至会更直接的说,这个品牌的啤酒我们不卖。你喝不到你想要的啤酒,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的利益是否受损了呢?欢迎给我留言一起讨论。
其他小白经济学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