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唐宋词的王国散文·随笔·文学小屋

潇湘妃子泪,点点寄相思

2019-08-06  本文已影响18人  月亮乡村的徽章

潇湘妃子泪,点点寄相思

   ——寄情斑竹诉衷肠

   《潇湘神》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滴滴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传说帝舜有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舜巡游南方,死于苍梧。她们两人赶至湘江边,哭泣甚哀,以泪挥竹,染竹成斑。后投水而死成为湘水女神,俗称湘灵。

    娥皇女英这个带有悲剧色彩的生离死别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刘禹锡的借这个神话传说,拟民歌体写了一首词《潇湘神》。词中用潇湘地理风物,渲染忧思伤感、哀怨凄凉的情调,婉转复沓,一唱三叹。

     刘禹锡一向胸襟开阔,是一个豁达大度的人。他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这首词正是他被贬为朗州司马时所写。词借咏湘妃故事,以抒写内心的忧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词的开头是说,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滴滴寄托着相思。“斑竹枝,斑竹枝”,以重叠的形式写出了心中无限低徊曲折的叹息。

自然界的竹枝,本属雅品,其姿娟秀,其质清丽,而潇湘之竹,自从染了娥皇、女英之泪,便增添了一层哀伤色彩,从而成为一种特殊景物了。

看到一杆杆斑竹上的血泪般的痕迹,那凄美的传说——潇湘妃子的故事就会萦绕心头。想到她们泪洒竹林,染竹成痕,心伤欲绝,投水殉情。不由得为之忧伤,为之叹息。

 “泪痕滴滴寄相思。”“点点”两字极写泪痕之多和泪痕之深。

因为泪多,故幽篁翠筿[xiǎo],无不尽染斑痕,可见湘妃之多情;因为泪痕深,所以历经千年百代,经久不灭,可见湘妃的愁怨之深。

情多,才会相思绵绵不绝;怨深,才能悲韵世世相传。此时此刻,作者笔下的枝枝斑竹,已经不是单纯的景物,而俨然成为一种永生不死的多情精灵的象征了。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这两句是说,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就该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这两句话要写湘妃通过鼓瑟以抒发千古哀怨之情。

楚客,本指屈原。这里是作者以屈原自比。作者写作此词时,正值贬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他的遭遇与屈原极为类似,而且又在屈原贬谪的地区,内心难以排遣的哀怨以及对京城的强烈思念,此刻,他多么希望成为善于鼓悲瑟的湘灵的知音啊。

“瑶瑟”是瑟的美称。“瑶瑟怨”是说湘灵演奏的瑟曲韵调悲苦,特别动人。在这静谧的湘江月夜,那种因一片衷心为君王,最终却被君王弃的苦闷,那种生平抱负难实现的惆怅,与传说中的湘灵的瑟声,梦幻般的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迷惘恍惚、亦真亦幻的艺术境界。

说它幻,是因为湘灵的瑟声在现实世界中是听不到的;说它真,是因为湘竹上的泪痕犹在,只要人间还有哀伤的情事,这古老的传说将会永远牵惹人们的情思。

 “潇湘深夜月明时”,

词的结句具体描绘了瑶瑟的哀怨动人:湘流之清冷如斯,夜深之孤寂若彼,更兼明月如霜,给夜景平添了几分凄清的情韵。

此时此境,湘灵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瑟声,从幽密的斑竹林中,从静谧的江面上,轻轻地、慢慢的、丝丝缕缕地飘出,好像无处不在,却又若有若无。

这是天籁自鸣,还是作者心灵的感叹,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让我们再次回味这弥散在湘水上一支流传千年的哀婉心曲:

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应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