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思绪(八十一)
成都银杏树枯枝残叶,在冷冽风中飘零,掉落地上汇拢一起的,已经没了鲜活亮色。用不了几天就农历“冬至”数九了,最低温度阶梯式往下落,按这态势很快就要逼近“零”度。天蓝丽日成了稀罕物,出门溜达看到不错景观,莱卡四镜头华为手机拍出的效果,就像蒙了一层灰垢,完全没了本来应有的光色。

或许这就是成都冬日常态吧,这也是此次回到家国的第三个冬季,前两个冬季都去了重庆、遵义,还去了北京、三亚,在成都停留时间反而很短。计划今天出发去遵义探望岳母的,也顺便向黔北亲人道别,结果前几天岳母来电话,说那边“两节”期间疫情控制紧,哪怕低风险地区去的,除三天两头核酸检测外,还得居家隔离。岳母生怕我们被困在那里耽误将来行程,建议就在成都多逗留几天,免得节外生枝。咋听岳母这么一说,心里还有些失落,尤其是老伴14岁就离开父母去了东北,对父母的不舍和眷恋,非常人所能感同身受。但仔细想想岳母建议颇有道理,疫情期间不能再抱取常态思维,因为情感而失去理智。这理智是啥?就是减少来来往往,避免婆婆妈妈,要千方百计保证自己安全,不能有意无意把隐患带给别人。看来在关键时候,还是85岁岳母拿得起、放得下。

最近一段时间,西南这一片看似相安无事,实则防范之心并没松懈。遥感外部世界仍是风声鹤唳,不知病毒又突袭到了哪家?这病毒还藏有什么玄机、这疫情还会持续多久?每天都能看到专家分析预测,却又没人能够说得一清二楚。最近一位朋友告诉我,去年初武汉疫情刚起,本来回国探父母3个月才走的,怕耽搁照看孙子走不了,半个月没到就返了回去。人是有惊无险过去了,但老家父亲却突发重病去世,回也回不来真是欲哭无泪、黯然神伤呀!还有因国内老母亲不幸摔倒伤重,有孩子冒着风险远涉重洋飞回,因外籍身份不能入境只能无奈离去。这样的悲欢离合、这样的生离死别,又岂是一国、一家、一人的事,算起来咱中国还是最保险、最幸运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