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31:金阁寺
1950年7月2日,日本京都金阁寺发生了一起纵火事件,舍利殿、众多佛像以及经书被焚毁,这件事在当时的日本引起了一阵轰动,而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也是据此而改编。
《金阁寺》之前模糊有印象看过一点点,引起注意的是道长在悠长的小道上缓缓的讲述着影响日本文学史的小说的时候,这部书才又一次的进入了我的眼帘。
《金阁寺》有点像是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的是一个少年幻灭一生的故事。
小说主人公沟口是个天生结巴的少年,他的父亲是个偏僻小寺庙的住持。由于自身缺陷与身份的原因,沟口有着比平常人更深的自卑感,这自卑感与他心目中的金阁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从小,沟口就经常从父亲的口中听说有关于金阁的事,金阁于他的内心,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的美,一种美好的精神寄托。直到父亲病重之际,遂将沟口带到金阁寺并托付于此,沟口见到了梦寐以求的金阁后,发现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美,幻象的毁灭使他的人生产生了改变。
在金阁寺的生活中,沟口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是鹤川,一个是柏木,前者象征着他世界中的光明,而后者象征着黑暗,小说通篇充斥着光明与黑暗,美与丑的冲突。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亲眼目睹母亲与外人行苟且之事、目睹了父亲对此怯懦的应对、目睹了曾经喜欢的女人慷慨赴死的一幕、目睹了金阁寺住持贪财好色的嘴脸,再加之外翻足的柏木与之讲述的丑陋的故事,这一切都与他心目中的光明和美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后来,鹤川去世,沟口心目中的光明轰然崩塌,他开始出走,回归,并计划着如何将金阁寺焚毁。在小说的最后,沟口尽管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无力,但仍然实施了他的计划,他在焚烧金阁寺的那天晚上,躺在星空中看着滚滚的浓烟和冲天的火焰,扔掉了原本想要用来自杀的刀和药,静静地点燃了一根烟,默默地想着:我要活下去。
在金阁寺被焚毁的真实事件中,当时的僧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妒忌金阁寺的美丽。也许这句话是一个启发,促使三岛由纪夫写出了这篇故事。
日本有一种“美到极致就要毁灭”的价值观,金阁寺的被毁也是这种价值观的一种呈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