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

2023-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楠师姐说职场

1754年,43岁的乾隆南巡扬州体验民情,听闻扬州有八怪,于是打算花2000大洋让画家帮他画画,谁料这个画家不喜欢乾隆在画上印章题字,所以出多少钱他都不愿意画,不料刘墉竟让用激将法帮乾隆实现愿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天,43岁的乾隆南巡在扬州市集上给随从刘墉出了个难题,他问:“刘墉现在街上有多少人,如果答不上来的话,就把他的罗锅俩字儿摘掉。”

刘墉面露难色,有这罗锅俩字儿,他可以每年多领两俸禄。

于是想了想回答说:“这街上只有名和利两个人,不为名谁肯早起啊?不为利又何必奔忙呢?这岂不是名利二人吗?“

乾隆被刘墉的巧言善辩折服,还赏他一个扳指。

乾隆没有放弃,他看到一个铁匠后,又出了一道难题。

他问刘墉:”打铁的,推小车的,还有那个背着小姑娘的男人,他们三个力气谁的最大?“

刘墉却得意的说:“他们三个人都不如背上那个小姑娘的劲儿大。”

乾隆认为刘墉在瞎说,刘墉却解释小姑娘能让龙头转弯。

随后刘墉瞪起斗鸡眼,学起乾隆刚才看小姑娘的眼神,小姑娘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皇帝的脖子扭了一圈.

这力气还不大,乾隆哈哈大笑,又把挂着的香囊送给了他。

旁边的鄂荣安气得不行,他给乾隆出招,要好好治治刘墉。

扬州有八怪,其中一个怪就是画家郑板桥。

根据史书记载,清代“扬州八怪”中以郑板桥最为出名。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史载郑板桥脾气古怪,且爱吃狗肉,也好男色。

乾隆早听闻这怪人郑板桥的画,想叫刘墉花2000大洋让郑板桥帮他画画。

谁料这个郑板桥也是个怪人,他不喜欢乾隆在画上印章题字,所以出多少钱郑板桥都不愿意画。

因为郑板桥他知道乾隆有个毛病,那就是喜欢在别人的画上印章题字。

郑板桥不喜欢乾隆的这种做法,出多少钱他都不愿意,所以求画的重任就落在了刘墉的头上了。

乾隆要求刘墉必须要在盖好章的宣纸上作画,而且还要有郑板桥的签名,不然就收走刘墉的罗锅两字。

刘墉当然有办法,但他请求乾隆不管自己说了什么,都不能治他的罪。

乾隆觉得小事一桩,只要自已求到郑板桥的画就行了,于是便答应下来。

[if !supportLists]第二天,[endif]刘墉派人抬着火炉,烤着狗肉,路过郑板桥家。郑板桥就好这一口,于是闻着香味找到刘墉。

刘墉装作富商和郑板桥见面,他知道郑板桥喜好美男子,便告诉他后屋有俩位帅哥等着他。郑板桥高兴了,两人一同饮酒吃狗肉。

郑板桥酒劲上来了,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骂人,于是把乾隆狠狠骂了一顿。

骂乾隆狂妄自大,非要在别人的字画上盖个乾隆御览之宝,谁给他的自信?

乾隆在后面听到,整个人都气麻了。郑板桥突然来了灵感,抓起笔较画画,刘墉赶忙阻止。

刘墉还用激将法说郑板桥:”他只要看到一种纸,肯定就不会画。”

说罢就拿出带有乾龙印的宣纸,放在郑板桥面前。

郑板桥见状脾气立马就上来了,嘴里还说道:“我不画,我不画一张,四张我全画了。”

很快,郑板桥就画出兰、竹、石、菊四画,随后就告辞离去。

刘墉带着画向乾隆交旨,乾隆刚想责怪刘墉骂人。刘墉拿出前两天乾隆写的手谕,乾隆笑着加他两万两俸禄,又让鄂容安掌嘴。

刘墉的机智让一次次的困难化险为夷,还用自已的聪明才智帮乾隆实现愿望,不得不说他是乾隆皇帝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