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作生活心灵感悟心理

我们都应该有的“初稿心态”

2017-05-14  本文已影响300人  一角蓝天

1

写作的痛苦估计很多人都有。

作文课上,写下了前面一句话后,不知后面要写什么,反反复复读着前面写下的内容,期待后面的文字会顺畅的出现。好不容易写下一句话时,又认为写的面目可憎,不断被擦拭修改,就这样在痛苦中纠结着,很长时间写不出一句话来。

这种痛苦的记忆印象深刻,甚至影响深远,许多人多年后,再拿起笔准备写些内容时,当年的痛苦经历仍心有余悸。

人和人是相似的,谁遇到这样的痛苦都会害怕。

有人说,那不对吧,那作家可不是这样,那些写作好手可不是这样。

是的,他们也会这样,如果一开始写下些文字就觉得面目可憎,马上删去想着更好的文字出现。如果反复这样做的话,估计他们也不会成为写作好手,也不会成为作家。

他们只是比我们多做了一点,那就是接受当前笔下的文字,哪怕这文字真的晦涩难懂,辞不达意,真的让人难以接受。不用太介意,因为这只是初稿。

马克·克雷默《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一书中提到这样一段话:“只有编辑知道可怕的真相,就算最好的叙事故事,一开始写的也很糟糕”

《战胜拖拉》一书中也提到,许多人不愿意写作,是因为一开始动笔,笔下的内容就让自己憎恶。其实完全可以认为这只是初稿,以自我安慰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随着情绪写下心中的所思所想,何必拘泥于笔下的文字是否漂亮,拘泥于外部框架,而将想象力和乐趣限制起来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限制,文字与写作失去了其魅力,何不回归让自己兴奋尖叫的点,开心的忘记那些框架,笔随心动呢?

2

“初稿心态”不只限于写作,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也需要这种心态的呵护。

只是初稿代表着可以不断的修正,可以不断的成长。

只是初稿代表着接受当下不完美的自己,给自己正面的反馈:“我可以不断的提升”。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舞台表现,或是演讲,大家公认的“真好”,其实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好,背后不知有多少次的修改。

马云的演讲被许多人熟知,很多人叹服他信手拈来的本领,甚至有段时间,我认为他一直是临场发挥,即兴演讲,其实,真相不是这样。网上流传的某次马云的演讲稿,就在确认稿上,马云还临时修改了多处。谁知道他的确认稿又修改了多少次呢?

那些广为流传的著作,那些被奉为名著的作品,在你读来,有些你也觉得文字一般,内容一般。想想看,他们的作品的最终稿都未必让你喜欢,不知初稿是什么样子。

你看到的别人表面上的成功,其实那是多少次的初稿,不断修正后的“终稿”。

如果,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在我们个性培养,兴趣养成,学习的过程中,当我们心随意动,接受起初不完美的自己,不断呵护,逐渐成长,自由发挥我们的兴趣和爱好,假以时日,终会取得让别人羡慕的成绩。

3

不必担心当前的不完美,不必强求自己十全十美的表现。

当你一开始就抱着完美开始的心态,只会适得其反。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旦你强烈的阻止脑中的某种想法后,这种想法反而会愈加强大,你越是强迫自己不要想,想把它甩出去,它却偏偏“恰如其分”的出现,而且带着更强的能量,特别是那些你害怕的内容。心理学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顺势而为,当它出现的时候,就让它出现在那里,静心的观察它,与它和谐相处。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愿意想什么就是什么,不要阻拦,不要强迫。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杂乱的胡思乱想,自己悄悄的溜走了,没有给你任何影响。

“初稿心态”就是一种顺势而为。

如果一开始就认为这就是“终稿”的时候,会产生负面的反馈,不认同自己,反复强化“自己不是这块料”,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惧怕心理,失去坚持的兴趣,放弃是最终的结局。

“初稿心态”,则是不断鼓励自己,和自己和谐相处,认同自己当下的状态,不断给自己正面的反馈:“反正这只是初稿,没有人一开始就完美的,由他去,我且顺势而为”。让自己随着内心的想法自由为之,开始就不会中断,自我激励中,终会有完美的“终稿”。

4

在我们的教育中,缺乏这种顺势而为的“初稿心态”。

从小到大,家长要求孩子做到尽可能的完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输在课外补习上,不能比邻居的孩子差。

相反,我们很少会关注孩子内心的真实意愿,不管孩子的千差万别,不论孩子的个性特点,强迫孩子做大人认为对的事情,接受大人认为正确的教育,学习那些限定好的知识和内容,不断阻碍孩子顺势而为的成长,要求他们必须做这、必须做那。

强迫是教育中的噩梦。

我们的社会,如果承认“孩子还只是孩子”,还只是人生的“初稿”,就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抛弃强迫这条紧箍咒,允许他们自由发展,接受他们不完美的表现。

哪怕他们成绩不好,哪怕他们不务正业,哪怕他们让你头疼不已。

如果我们的教育环境有这样的”初稿心态”,相信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会不断改善,教育的质量会不断提升,整个国家的创造能力会不断增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