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系—老闺蜜聚首】
杭城的温度真的是让人窒息,已经是入冬时节,今天艳阳高照气温高达24!我们几个30年的老闺蜜原定计划是前天碰头,一查天气说是阴雨且气温低于10度,所以便往后挪了挪。
计划一直比不过变化快,四个老闺蜜中芳是导游,一般我们确定碰头会都随她的时间比较多。当时她自己定的12号,结果前一天收到带团信息,人已经去往魔都“接客”了,这次的任务是做一批马来西亚的游客。工作还是要放在首位的,大不了罚她下回请客就是。口罩事件的几年,做餐旅的没有一个人不在低谷中苦苦挣扎,现在放开回暖累并快乐着吧。
兰是我最铁的姐们了,当年知青子女回杭,我和她分配在一个单位一个宿舍,后来更是一起租房一起同甘共苦。她的另一半是我家娃爹牵线做的媒,我家大姐落地起就喊她妈咪,她家儿子从小称我悦妈妈,关系非同一般。今天她是请了休假,第一个到达约定地点,娜比我早到了一刻钟,当我和她们碰头时娜娜已经大呼小叫的喊饿死很久了……速度进了一家她们刚才闲逛等我时看好的特色小吃店,作为迟到的我主动点餐,馄饨、鸡蛋、鸭头、煎豆腐、莲藕麦饺、糯米鸡蛋饼点了一桌,并拿出给她们准备的圣诞小礼物,包括芳的,一人一包面膜。嘻嘻哈哈的吃完午饭,简单的聊了各自的崽儿目前的学习情况,准备撤退前往下一站。
说起我们今天约的地方——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市北部,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东临小河,西临和睦路,南临小河路,北临长征桥路。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小河直街为中心,沿运河、小河分布的民居和航运设施整体风貌和空间特征仍基本保存,具有一定的规模,在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中应属于整体传统风貌较为完整的街区之一。街区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运河沿线下层人民的生活环境,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特色、街巷风貌、运河航运遗迹仍然保留着独特的风貌。小河民居作为清末民初所建典型的水乡民居,属运河商埠文化,即一河两街格局,面街一楼为商铺,二楼为居所,是下店上宅的典型。这些民居位于小河直街两侧,沿小河东南至河港交汇处,有一大排木结构建筑,长约300米,还有狭街窄巷夹于其间,其中沿河居民有一部分仍存有一些或公用或私属的河埠头。小河直街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南宋时期,现存街巷为民国改建,宽四到五米,数百米长。虽然街道不长,只有约1公里,但市井味十足,这正是小河直街韵味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7494/8c92d80fd1a8059d.jpg)
我们一路慢行,沿河寻找着有个性的茶馆想落脚。其实不是没找到,而是每家都是“特立独行”让我们无法取舍。跑了三家之后终于选定,属于女人间的唠嗑就开始了,对,还有围炉煮茶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