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善意,才是沟通中应有的态度。

2021-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自在心灵空间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有不知道如何沟通的情况,有时候会觉得无论自己说什么都不合适。这种情况下怎么回应呢?

不管任何时候,都要怀着善意去积极应对就对了。今天跟脱不花老师的沟通训练营学了四招。分别是换口径、换时间、换地点、换角色。

换口径
有时别人的话明显话里有话,带着不友好的意味儿,这时就可以变换口径。

比如,你的同事来请你帮忙,你刚好在忙,没时间帮他,他就说:哎呀,你现在真是个大忙人啊。这时你要是给他怼回去那肯定影响了你俩之间的关系。如果你说,“我最佩服的就是像您这种业务高手了,工作效率那么高,什么事儿到您手上都能很快解决”,这就是把怼同事,不愿意帮忙的口径变成了赞美同事的口径了。

这种方法好用,到要注意分寸,一旦过了就显得很不真诚,破坏沟通氛围。

再比如,外交场合上。经常有那种笑里藏刀绵里藏针的情况,特别是涉及到国家机密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变换口径的方式。

这方面最有名的沟通高手应该要算周恩来总理了。

曾经有位西方记者问他:“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储备?”

周总理回答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

我们知道,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有10种面额,分别是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面额加起来,就是18元8角8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变换口径的例子,周恩来总理巧妙的把a问题通过偷换概念巧妙的转变为了B问题。化危机于无形,彰显了幽默友好的领袖风范。

换时间

刚才同事找您帮忙的例子,就可以通过换时间的方式来给予积极的回应,让对方觉得你不是在推脱,不是在有意的回避。比如你可以这么说,我现在手头正有点事儿,要忙过半个小时,等我忙完我就过去找你,你看怎么样?这时候一定要给出确切的时间,要不然就会变成推脱回避,如果说“我现在正忙,回头我再去找您吧?”这样就会给人一种不想帮忙的感觉。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遇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你当时并没有考虑好,这时候。就可以和对方约定另外一个时间,等你考虑好了再仔细的回复对方。

比如有一个男同事突然向你表白,说他喜欢你,他问你可不可以做他的女朋友?这个时候你一时间并没有考虑清楚,如果当场拒绝也很不给他面子,如果当场答应也显得非常的草率,这时就可以说,“谢谢你的喜欢,这个事儿对我来说非常的重要,我一时间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请给我三天的时间考虑好吗?三天过后我一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通过换时间的方式可以给自己争取到更多思考的时间,避免被打得措手不及,这就是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方式。

还有些极端的场合,比方说对方的言辞非常的激烈,这个时候你可以说可以叫个暂停,你可以说“不好意思,我有个紧急的电话要打给我一分钟的时间马上回来。”或者说“不好意思,我要去下洗手间,一分钟之后回来。”不要小看了,这一分钟的时间,就是给你们双方都有一个情绪缓和的机会,要知道如果你一上来就去回应的话,你的情绪多多少少肯定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对沟通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暂停一分钟再回来,你就成了沟通的发起者,沟通的掌控权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局势就会完全不一样。

换地点

我们知道相同的话,在不同的场合说效果是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正式场合就不适合谈私人的事情,这时候如果有人问你私人的情况就可以告诉他等会私下和他聊。

换场合有不同的用法。如果你希望升级一件事的重要性,你就要把场合去做扩大化的处理。如果希望降低一件事的影响就去做降级处理。

换角色

有些问题我们不方便回答或者不愿意回答,或者没有能力回答的情况,可以换个角色来回答。

先来看从回答者变成提问者的角色转换。

领导突然问了你一个问题:“小张,你觉得你们这个季度的目标定得合理吗?”

这个怎么回答呢?既然定了那就肯定是自认为合理的呀。那领导这么问是觉得合理还是不合理呢?这时候就可以把问题踢回去,可以这样说:“领导,这机会太难得了。您既然问到这了,我特别想跟您请教,您看我们的指标怎么制定才能更合理,更能符合公司发展的大局呢?”通过把问题扔回去,这就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从被提问者变成了提问者。

再来看从被提问者变成主持人的情况。

领导当着一群人的面问你,在这个项目中给你的团队打几分?这怎么回答啊,回答太高也不行太低也不行,不高不低领导也觉得你不老实。

这时候就可以把问题传给那个情商高能更专业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最好这个人,如果这个人比较爱表现的那就更好了,让他来帮你回答。这不仅为自己避免了尴尬还给了对方一个能表现自我的机会。领导也会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坚持真话不全说,假话绝不说的原则。以积极的心态满怀善意去沟通。要知道如果没有诚意没有善意作为前提,任何的沟通技巧都是徒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