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现实中的巨婴吧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都想要把最好的给孩子,这一点无关乎家境,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也要注意考虑到自己的家庭条件,量力而行,不要总是给孩子盲目超前消费。
刘女士是一位56岁的妈妈,家中有一个26岁的独生子,虽然已经成年,到了工作的年龄,但是26岁的儿子仍然整日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原因就是父母过于溺爱,父母总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自然也成为了巨婴,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在和儿子出门的时候,刘女士带着孩子进了餐厅,两人找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了下来,等餐途中,儿子突然开口给妈妈说:我想买双鞋,5000块,那双鞋我看好久了。刘女士听到诧异道:什么鞋,这么贵啊,居然要5000,你看能不能下个月再买,我一个月工资才5000。这边刘女士耐心地哄着孩子跟孩子商量,那边孩子却已经被激怒,儿子大斥:你生了我,就该养我,5000块的鞋都不舍得给我买,你还能负担起养育儿子的责任?可是你已经26岁了,你自己去工作买鞋好不好?……刘女士刚想说出自己的苦衷,就被儿子厉声打断:你到底给不给?眼看儿子的音量越来越大,周围人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来,一位路人听到事情经过时,实在忍不住,便站出来怒怼巨婴:5000块钱的鞋,你想买我可以借给你,但是你有能力还吗?26岁还呆在家里啃老,5000块钱的鞋你也配?孩子被路人怼得满脸通红,一时之间竟找不出话来反驳。刘女士看到有人仗义执言,感动又觉得羞愧,为什么自己从小呵护到大的孩子会变成这样。
孩子的这种行为,主要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导致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父母溺爱孩子,会对孩子造很多的影响。
父母溺爱孩子,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一旦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也会对父母有怨恨,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孩子也会不懂感恩。一味索取,这样的孩子不仅不心疼父母,而且过于自我,会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身边人,也应该包容自己,迁就自己,这样的孩子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受待见。
出生在父母的蜜罐里的孩子,从小被父母呵护长大,所以自然也不会顾及到他人的看法,到底会认为世界都是围着自己转的,过于自我,这种孩子缺乏合作观念。也很难融入到他人的世界,所以为了孩子的以后,父母也要约束孩子,从小就给孩子立规矩,避免溺爱。
无论父母多有钱,都不可能护孩子一生周全,所以为了孩子的以后,父母也应该避免溺爱孩子,这样不仅不是疼爱孩子,而可能会演变成对孩子的一种伤害,父母对孩子的爱太满反复容易让孩子不懂得珍惜是,甚至有可能培养出来一个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