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前说法全错

2019-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老聃使徒

2019年端午节,祝福短信“端午安康”代替了“节日快乐”,据说是因为有“专家”指出:端午节为祭祀日,所以不能祝福快乐。

想起去年端午节前一天,好友电话中请我研究一下端午节,当时因为研究其它问题,便把端午忽略了。今年的情形使后知后觉的我感到了研究端午节的迫切性。

不少老师教育学生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考证,端午习俗在屈原之前一千多年就有了,所以端午节跟屈原没有关系。同样的,端午节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都没有关系,这些人都在端午习俗产生之后。

有人说端午节起源于吴越地区的龙图腾祭祀,有人说端午节源于夏至日天象崇拜,有人说端午节起源于驱恶辟邪......很可惜,这些说法都是错的!

1

端午节是怎么起源的呢?

原来,中华先民对于天地自然及祖宗先人特别感恩、敬重,因此祭祀缅怀,表达不敢忘恩之情。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大传统节日中,有两个是感恩节。起源于黄河流域的感恩节是清明节,主要用于缅怀祖宗先人;起源于吴越地区的感恩节便是端午节,主要是感恩天地自然。

端午节的起源非常久远,要想大致说明其文化意涵,得先从吃粽子、插艾草、挂菖蒲、赛龙舟这四大习俗说起。四大习俗中,大家熟知的是吃粽子、插艾草、赛龙舟,对于挂菖蒲较为陌生,甚至很多地方已经淡忘了。

那就先从挂菖蒲说起吧。

端午节为何要挂菖蒲呢?有人说菖蒲叶可以削成剑形以辟邪。这个说法未及根源,叶子能削成剑形的植物多了去了,为啥专用菖蒲,还在那么重要的时刻?

人类发展进程中有两个重要史实要给大家澄清一下:一是人类学会使用石头不是因为要划开兽皮兽肉及砸开兽骨,而是为了砸开蚌蛤等贝类的壳,吃里面的肉;二是人类最早期的衣服不是树叶、树皮,那些东西不能做衣服,兽皮能做衣服,但野兽很难打,人类最广泛的用来做衣服的材料是晒干的菖蒲叶。

《国语·吴语》中,大夫文种对越王勾践说:“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其民必移就蒲蠃于东海之滨。”这段话是说,现在吴国民力耗尽,大灾饥荒,市场上连差米都买不到,仓库又空虚,老百姓为了获取蒲蠃必然向东海边上转移。蒲指菖蒲,蠃指蚌蛤,吴国百姓穷的时候是以蒲为衣,以蚌蛤为食的。整个人类,在没学会种植和织布之前基本上都这样生活

端午节时,人们悬挂菖蒲正是为了感谢大自然赐予我们衣服,使我们免于寒冷。

艾草的作用与菖蒲不同,它主要用于防蚊驱虫,治疗疾病。吴越是水乡,夏天最怕蚊子、毒虫等叮咬。艾草的独特气味可驱蚊防虫。另外,艾草还具有去湿散寒、消炎平喘等药用价值,是家家必备的护宅“神物”。即便是医学昌明的今天,全球每年也有将近100万人死于蚊虫传播的疟疾,古代医疗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蚊虫之害可想而知。

端午节悬挂艾草,是感谢大自然恩赐“神药”,保护人民健康。

生长在吃货时代,我们的“端午印象”中大概粽子排第一了吧?“粽”这个字还没有发明的年代,它的音义等同于“种子”。五月初,吴越地区的稻种已经下地,剩下的种子氏族长老会拿出相当一部分煮熟,拜祭天地后分食。这可是大人小孩最开心的时光。后来有了文字,这种特别的食物就变成了“粽子”。“粽”字左“米”右“宗”,从结构上看,它是用来祭祀“米之宗主”的食品,即感谢大自然赐予食物。

吃完粽子,节日最隆重的活动就是赛舟了。

有人说吴越先民最初赛的是龙舟,错了!吴越先民断发纹身,为东夷后裔,民俗崇凤,要雕舟也先雕凤舟。最早的“龙舟”一词,见于《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这里鸟舟(凤舟)在前,龙舟在后,并非随意为之。从发展顺序上讲,龙舟在凤舟之后。凤舟龙舟化,发生在汉代北方彻底统一南方之后。即便如此,如今赛龙舟时也流传着要请两只纸“鸡”(实为凤)上舟才吉祥的说法,这正是凤文化留下的痕迹。

吴越水乡,舟既是交通工具,也是生产工具。舟楫行于水上时,大家飙飙舟,赛一赛,娱乐一下,是日常生活中的经常现象。也就是说,在端午节产生之前,吴越水乡的人们就喜欢赛舟。

稻苗生长过程中是容易被野生动物糟蹋的,稻子种下去后不一定有收成。《国语·越语上》中记载着越王勾践的一句话:“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翻译过来是:“现在夫差穿水犀甲的兵或达三千”。这还是在战国时期,夏商时期的吴越之地肯定水犀牛到处有,这些水栖食草动物会吃掉河边的稻苗。《国语·越语下》中还记载着越王勾践问范蠡的一段话:“今其稻蟹不遗种,其可乎?”翻译过来是:“现在吴国稻子被螃蟹吃到种子都没了,我们可以打他们了吗?”现在的人很难想象,稻子还会遭遇蟹灾。稻子从播种到收割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保护,否则可能没有收成。

端午赛舟融感恩节娱乐和护稻动员令于一体,大家开心开心,然后保护稻子,努力生产,否则未来冬春没粮食吃。保护稻子还要下动员令吗?要!中原地区早期所谓“田猎”就是为了保护田里的庄稼而进行的狩猎活动,不然野生动物能把庄稼吃光。

到了战国时期,端午赛舟习俗又被苦心孤诣要打败夫差的勾践利用于训练水军,后更成为定制,如同蒙古人围猎,看是生产活动,实则也为达到军事训练之目的。

    2

我们今天所过的端午节是在汉代成型的。

秦朝大一统,南方百越之地纳入帝国版图,但秦很快覆灭。汉重新统一后,非常重视夏至,到了夏至就放假。吴越地区民俗特别看重端午,到了端午也要放假。古代交通不便,回趟老家不容易,加上这两个假期离得很近,最后干脆一起放了,就像现在把“国庆”和“中秋”一起放一样。

两假变一假,叫什么名呢?最后定为“端午节”。很悲哀地告诉大家:“端午”是“夏至”的意思!民俗中真正要过的那个“感恩节”当时叫什么名字已经无法考证了,或许叫重五节、粽子节、菖蒲节......也或许没有正式的名字。这个过程就好比以“国庆节”之名放了中秋假,结果老百姓过的还是“中秋节”,但久而久之,“中秋节”的名称变成了“国庆节”。

为什么说“端午”就是“夏至”呢?

大家看一下甲骨文和金文的“耑”字。

两个甲骨文“耑”,左边字下面是个“而”,右边字下面是个向上的箭头,两个字上面都是一个“止”。金文“耑”的上面是个横“山”。这意思是说,不论什么分歧纷争,到了一个位置就要停止,而这个位置如同一座山横在那里,非比寻常。

再看一下金文“端”字。

金文“端”就是金文“耑”左边加了一个“立”。这个“立”用来表示终结纷争的为有地位的权威人物。

“端”音义同“断”,总而言之,“端”是最高司法裁决的意思,不论何种纷争,到这里都要停止。

许慎说:“午,啎也。“啎”为逆反,这是说“午”是逆反的意思。

综上,“端午”就是达到最高点然后逆反,“端午节”就是庆祝夏至日太阳到达最高点行将折返的节日。

官方比较重视的“端午节”和民间比较重视的“感恩节”融合在一块,形成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端午节的别称特别多。偏重庆祝夏至日的把这个节日叫做端午节、天中节、夏节、端阳节、正阳节、午日节、重午节等等;偏重庆祝感恩节的把这个节日叫做重五节、菖蒲节、艾节、粽子节、天医节等等;有些文人从“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哲学观念出发,认为太阳到达最高点的“夏至日”是衰败的开始,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的说法,所以也称端午节为“躲午节”,认为其是一个晦气的节日。

3

由于历代文化的叠加累进,端午节从一开始祭拜大自然的感恩节演变成了今天的“端午节”,以庆祝太阳到达最高点之名行插艾草、挂菖蒲、吃粽子等感恩节之实。

勾践借赛舟习俗训练水军;亡于越后吴人借它悼念伍子胥以聚民心;亡于秦后楚人用它来悼念屈原以图复国;汉代统一南方后为融合吴越文化改“凤舟”为“龙舟”,更以“端午”之名放“感恩节”之假......到今天,端午节已累积了太多文化因素。

端午节(感恩节)本是个快乐的节日,吃粽洗浴赛凤舟。唐玄宗在《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中写道:“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北宋诗人晏殊这样写端午:“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所以,端午节本是热闹喧天的快乐节日,今天我们短信互祝“节日快乐”没有任何问题。

2020年端午节,请大胆说“端午快乐”吧,不必再害怕什么“祭祀日”的说法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