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第4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020-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厚朴儒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png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立志作学问,到了三十岁时,能够坚定自立;到了四十岁时,事理通达不再困惑;到了五十岁时,知晓天命;到了六十岁时,能听进去一切话而不动心;到了七十岁时,随心所欲,念头不会逾越规矩法度”


上一章说过“为政以德”,本章即为孔子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以作修德之参考。

孔子年少好学,求知心切。十五岁就立志要学习礼、乐、诗、书等优秀知识,成为一个有用之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但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不仅好学,也很会学,他学习十几年,不是单纯记忆,而是将所学融会贯通,在三十岁时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核心:仁。

提出了“仁”思想后,孔子十分高兴,以为治国救民有望。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并未解决所有问题,每每此时,便十分困惑。但是这也促进他完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直到到了四十岁思想体系才算完善。

于是孔子又很高兴,寻思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吧!于是他又实践,结果发现他倾尽全力之后,自己的思想理论虽然完善,但是却不能应用实践,但是孔子并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他又坚持十数载,然后才发现原来还有个“天命”在。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个人不可及的命运在掌控一切。

当孔子觉察到天命的存在后,并没有因几十年的坚持一朝成泡影而灰心,也没有抱怨命运不公,而是选择了尽人事、听天命。如此又实践了十数载。

到他六十岁的时候才内心完全接受,此时成功、失败、赞同、反对统统影响不到他了,他的内心一片活泼式的平静,充满了厚重的德性,但是偶尔还是会蹦出一些不好的念头。

于是他又修持了十年,直到七十岁的时候,才大彻大悟,就此得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