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讲堂小说39. 历史人物、典故

老子|第63章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023-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龙门村夫

【第63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不仅仅是讲高深的大道理,也讲日常生活中的小道理,但是这些小道理,却又是成就大事业应当坚守的。老子在本章就提出了多条为人处世的原则,我们细细体会,就会感到条条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

第一条,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首先,老子讲无为而治天下,真的是什么也不干吗?当然不是。老子要求统治者不要去过多地干预社会运转,这是“无为”;不过多地干预社会运转,这又是“为”。因此,实际上,这也是老子一直坚守的“无为”观念,把清静无为作为做事原则。其次,取天下要“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即把“无事”当作“事”,我们在第48章也学习过。再次,把“无味”的东西当作“味”,学会把无味的东西吃出味道来。当然,老子这里的无味,不是饭菜无味,而是指“道”。在第35章,老子曾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大道能够说出来,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这三点,需要我们细品,在个人修养和工作中都能用得上。

第二条,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一是不要小看了一些所谓的小事,要见习而明、见微知著,从一些所谓有小事中,看到其发展的规律、方向以至结果,特别是从一些小的坏毛病中看到可能的灾祸,如商纣王的象箸。二是不要贪得无厌,要少私寡欲,知足常足,这也是老子在整部书中所强调的。

第三条,要报怨以德。老子认为,以德报怨的结果,既于己有利,也于人有利。这是一个站在人类认知顶端的思想家才有的人生态度。老子曾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49章)“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第62章)但孔子的观点与老子稍有区别,孔子认为,应当“以直报怨”。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要用公平合理的方式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实际上,我们读《论语》会发现,孔子的许多言论是针对具体的情况而发的,是有其语境的。在另一次讲课中,孔子告诉他的弟子:“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弄戮之民也。”(《礼记·表记》)用恩惠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民众就受到勉励而多做善事;用怨恨来回报别人对自己怨恨,民众就会因为有所报应而少做坏事。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给自己的怨恨,那是求得安身的人不得已而为之;用怨恨来报答别人对自己恩惠,那是应当受到惩罚的人。

第四条,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对于困难的的事情,要在它还容易解决的时候去要开始考虑,成就大业要从很小的事情做起。因为天下的难事都开始于容易的事,天下的大事也都是开始于一些小事,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圣人始终不去直接做大事,最后才能成就大事。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韩非子说: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韩非子·喻老》)

有形状的东西,大的必定从小的发展起来;历时经久的事物,成群的必定从单个的积累起来。所以《老子》说:“天下的难事必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必定开始于微细。”因此要想控制事物,就要从微细时着手。所以《老子》说:“解决难题要从易处着手,想干大事要从小处着手。”千丈长堤,因为楼蚁营窟而导致溃决;百尺高屋,因为烟囱漏火而导致焚毁。所以说:白圭巡视长堤时堵塞小洞,老人谨防跑火而涂封缝隙,因此白圭没有水灾,老人没有火灾。这些都是谨慎地对待容易的事来避免难事发生,郑重地对待细小的漏洞以避开大锅临头。白圭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曾任魏惠王的相。

第五条,轻诺必寡信。那些轻易就给你封官许愿的人,你能相信吗?从另一个方面讲,圣人、君子是不会轻易许诺的。《管子·形势解》说:“圣人之诺己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义则诺,不义则已;可则诺,不可则已。故其诺未尝不信也。小人不义亦诺,不可亦诺,言而必诺,故其诺未必信也。故曰‘必诺之言,不足信也。’”圣人在答应别人的请求时,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对方的请求是否合理,二是如果对方的请求合理,还得考虑是否能够做到。所以圣人不会轻易许诺,而小人反之。对于如何对待自己的诺言,孔子曾说:“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礼记·表记》)对别人承诺得非常好,但就是不去兑现,这是自身给自己招祸。作为君子,宁可落下拒绝别人要求的抱怨,也不承担无法兑现诺言的责任。(以上两则引用转引自张景、张松辉译注《道德经》)

第六条,多易必多难。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在落实事情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越多的困难。因此,圣人都是把一件事情从开始到结束想得仔仔细细,把困难考虑得很充分,这样,在落实的过程中就随时解决这些困难,从而也就不会遇到困难。

韩非子在其《喻老》中,给我们留下了那个著名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韩非子·喻老》)

韩非子总结说,所以良医治病,趁它还在表皮就加以治疗,这都是为了抢在事情细小的时候及早处理。事情的祸福也有刚露苗头的时候,所以圣人能够及早加以处理。

《鹖冠子·世贤第十六》记载了扁鹊的另一个故事:

(魏文侯)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

魏文侯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好?扁鹊说,大哥的医术最好,二哥的医术次之,他的医术最差。魏文侯大惑不解,问扁鹊,为什么你自以为医术最差,而名声却闻于天下呢?扁鹊说,大哥治病,在病情尚未发作前就施法将病根予以了铲除,其医术高超外人不知道,只有家人知道,所以没有名气。二哥治病,是在疾病初起,症状表浅时施治,虽药到病除,但乡里人认为他只是会治小病的医生,故名声不大。而我治病,都是在病人病情危重、痛苦万分之时予以施治,分别应用针灸、药物内服外敷,甚至动用手术,均能够使病情转危为安,逐渐痊愈,大家都认为我的医术神奇,所以能名闻天下。这就是“上医治未病”的典故。这个典故,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另外,《黄帝内经·灵枢·逆顺》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