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世,在阳光下行走(九)——定位
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安放身体和灵魂。在新的位置上入位时间不长,见识难免短浅。——一篇个人的肤浅之见:
酌世,在阳光下行走(九)——定位我不想只是简单地做一份工作,而是希望能以工作为平台,融入某个领域,接触这个领域优秀的人,并追随他们的视野来看这个世界。一个看过世界的人,和一个只围着家庭转的主妇,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
酌世,在阳光下行走(九)——定位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又都是多面性的,有着多重性格。同一行业的人,有大抵相同的兴趣,话题和人设,行业特征成为了激发大家相似性格特点的导向。
人设或清高,或现实,哪一种都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定要尝试从一个领域跨界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就要重新设定自己的性格定位。前沿,传统,理性,感性,理想,现实,刚,柔......每个点所呈现的度,需要在当事时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酌世,在阳光下行走(九)——定位教育界和金融界有着天壤之别。习惯于某一行业的性格,会自然而然地以自己为标的。用教育界的视角看待金融界,便觉得物欲横流,处处充斥着铜臭味;用金融界的视角看待教育界,又会觉得自视清高,迂腐。
金融行业理念时效性强,机会转瞬即逝,不领先即落后。教育理念则是长远性的,循序渐进,需要坚实厚重的基础。
酌世,在阳光下行走(九)——定位金融界分层现象:初入者,诱惑较多而根基不稳,所以极易心浮气躁。历练之后,变得敏锐,摆脱金钱束缚,把金钱作为自己游戏的工具;达到一定阅历,金钱和规则玩得得心应手,可以称之为卓越。
教育界:初入者,意气风发,但薪资刻薄,力不从心;又因为要在各方面为人师表,继而高风亮节,逐渐主动或被动不食人间烟火,给自己加码称之为自律的约束;终极者,因博览群书,智慧境界而气度超凡。
所以,金融界人士,物质充足但精神世界相对匮乏,内心空虚者居多;而教育界人士,相对少物质但精神世界充实。
酌世,在阳光下行走(九)——定位假如未来的某一天经济不景气,举步维艰,但只要有精神支撑,人就不会轻易倒下。金融界钱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卓越之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内心膨胀之后,灵魂却无处安放,心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呃。
境遇是出卷人,自己是答卷人,世人是阅卷人,人生是评卷人。自己一生的定位,也许只有生命终结之前的一刻,才能真正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