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朋友越来越少,但我开心死了
—1—
近来,身边越来越多朋友开始将朋友圈权限设置为三天可见,以前不管大事小事,有事没事都会发个朋友圈,而现在有时就连评论别人动态都懒得做,刷朋友圈越来越敷衍。你很用心的发了条状态,想分享一些遇到的趣事儿,然后朋友一刷,刺溜一下就给刷过去了,根本没注意到它的存在,一段本应轰轰烈烈的故事便隐匿在了岁月中,像一封找不到归宿的信,退回到自己门前。每天清晨,你打开了门,迎接你的不是回信,你只能看着那未拆封过的信件,打声招呼,“嗨!好久不见!”那种滋味,真的,像自己被嫌弃了一样。
朋友小天告诉我,他对如今的朋友圈简直失望透底,本以为微信能创造一个干净纯粹,帮助亲友间沟通的工具,可是微商的介入、工作的需求让朋友圈根本毫无隐私可言,而且好多人发朋友圈,要么炫车炫房炫经历,拉社会仇恨,要么芝麻大点事儿也要发个朋友圈,空耗流量时间,更可怕的是,朋友圈为每个人戴上了一张面具,每个人都用这张面具去伪装自己,跟别人展示自己的人设,然后为维持人设殚精竭虑,于是一气之下,他把微信卸载了,又因为还有需求又装了回来,最后设置了个消息免打扰,只在睡前无聊时看一眼,最后,就因为这事儿,他女朋友嫌他不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分了。
—2—
不知道是不是人越是成长到一定阶段,就越是怕自己的东西被人看见,越是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于是知己者寥寥,无关人过半。可是,人向来生而孤独,所以才会选择拥抱互相取暖,没有人注定为成为你的朋友而存在,也没有人能甘愿忍受你长久的疏离而无谓等待,再好的感情,没有有效的沟通交流也会被时间冲淡,这些都是必然。
有的时候,其实不是我们不愿去交流,而是真的被生活各种事绊住,被彼此猜测或体谅着,找不到倾诉的出口。就像我父母,他们明明十分想念我,却会因为害怕打扰到我工作给我添堵而舍不得给我打一通电话。以至于现在,朋友圈变成了他们了解我的唯一出口。
前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太忙,连续几天没发动态,我妈破天荒地打了通电话来,问我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刚开始我很懵,我发不发朋友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细想下来才明白他们会因为我不发朋友圈而担忧我是否过得不好,我的朋友圈早已成为了他们内心得以慰藉的源泉所在,不管我发什么内容,只要我有更新,他们就能安然。我相信不只是我,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亲友,他们躲在你的身后,小心翼翼地爱着你,利用各种渠道关注着你,等待着你跟他们分享喜怒哀以此来确定你的幸福与平安。
—3—
当然,发朋友圈不仅是给那些关注我的人一个交代以外,我也可以通过它认知别人。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而我认为看一个人,无关外表,他的谈吐与作风才是气质的最终体现。一般想了解一个新认识的朋友,除了跟他聊天,一般我会先加个微信,看看他的朋友圈。虽然朋友圈里说的话,晒的图都可能有假的成分,但是朋友圈可以作假,气质不能,特别是这些由他本人创造出的信息已足以反映这个人所思所想所爱,只需要小小的抽丝剥茧便能浮现出他的气质所在,这对初步判断这个人气质是否与自己符合,是否值得尝试结交很是关键,也不失为找到聊天切入点的最快途径之一。即使已经成为了朋友,通过朋友圈,我既能通过朋友圈互动向对方展示自己,也能间接不断了解他的爱好,他的品性,他的价值观,以此达到更为良性的沟通,这对维持人际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4—
除了认知别人外,我还赋予了它另外一重意义——倾听自己。我可以通过我愿意发的内容去判断对一些我以前的爱好,是否还保留着过往的激情,可以通过整理朋友圈与过去的自己重逢,重新体会那些已逝的快乐与悲伤,并通过时间线脉络了解到自己的成长与转变,我可以通过发朋友圈捕捉到自己生活瞬间的所思所想,以促进自我认知与更为完善的观念构建。最重要的是,在我的朋友圈里我时常会发一些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既可以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让朋友一起监督自己,也可以通过后续发的朋友圈来判断自己目标完成情况,用以协调进度,帮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5—
很庆幸在身边朋友都不再对朋友圈抱有热情的时候我还是坚定不移地完成着朋友圈的更新,它真的让我越来越认识自己,帮助我变得越来越好。于我而言,最初发朋友圈仅仅是想让别人多了解我,甚至希望他们为我点赞,崇拜我,但是逐渐地,朋友圈就变成了个知交好友般的存在,我想说的想做的都可以跟他说一说,然后他像一面镜子一样逐渐映射出我的样子,我开始不再去在意别人是怎么看我,而更多地关注镜子里的我是个什么样子,是否符合我的期待,是否就是我真实的样子。人生得此,难道不算幸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