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回顾
又到了年终盘点季,我的 17 年相较往年有很大不同。16 年忙着创业,埋头写代码,日子过的单调充实,当然也夹杂着对未来的种种担忧。到去年年底,心态发生转变,通过创业改变人生的激情逐步消退,家庭的责任感日益加重,方向开始朝着生活稳定性和未来的保障倾斜。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再生猛的人生也有拿起保温杯的一天。
我在年末开始留意大公司的机会,决定将创业所投入的能量转移到更稳定可靠的职场里,看看自己能抵达什么样的高度。
我最开始接触的两家公司是腾讯和 facebook,两家面试都进行的异常顺利,也都拿到了超出预期的 offer,后来也就没再接触其他公司。当时心想这可能得益于这几年创业一路不顺所积攒下的好运(苦笑)。之后在两家之间着实纠结了一番,二者在我心里是不分伯仲的优秀公司,最后种种考量去了 facebook,一半旅行一半修行。
于是带着怀孕的老婆和对未知的期待,踏上陌生的土地,一路磕磕碰碰走过了 17 年。到此刻终于工作安定,娃健康出生,对美国的生活也从身心上接纳,期间发生的大小事难以细数,于我而言是从未有过的新鲜体验和珍贵的人生回忆。
以上就是我 17 年的大致足迹,接下来按标准格式写些记忆尤深的方方面面。
代码
我在开源上投入的精力一向有限,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年收集一千颗星星,毕竟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赚钱养老婆孩子上。今年幸不辱命靠 TKeyboard 和 AirSandbox 刚好过及格线,晒下成绩: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4161/05687bef4dd60261.png)
值得一提的是 TKeyboard 同时还是个 AppStore 上架的个人项目,是个从设计到代码都独立完成的产品,整个开发过程带给我一种奇妙的满足感,这种耗时数个月逐步接近目标完成计划的过程能极大的增强自信心和规划能力,抵达终点时有种登山至顶端的快感。TKeyboard 虽未在产品层面取得好成绩,于我却是一次宝贵的试炼。
工作上写的代码量今年少了很多,大部分时候在修一些疑难杂症 bug,另一方面原因是今年事务繁多,四处奔波,时间被打散的很零碎,没能很好的将时间利用好。主要还是在写 Objective C,入职 facebook 后又开始写 C++,希望明年能多写点代码,个人感觉代码量和个人成长是正相关。
看书
书今年读的少,除了一些科幻短篇,印象深刻的长篇有:
杨显惠三部曲,书名有些敏感就不列了。三本书断断续续读了很长时间,由于太过压抑只能读一段歇一段。
另外类似的题材还读了一百个人的十年。
最后是沧浪之水,这本书更像是对中国人非语言交流的学术研究,语言之外的信息交流极其丰富复杂多变,书读起来很有趣,时不时会心一笑。
技术类的书籍很多都开了头但没能读完,就放入明年的书单啦。但愿明年不要偷懒。
工作
今年工作上的变动很大,从国内创业小作坊,一个三四十平方大小的小办公间切换到 Facebook 软硬件设施都一流的办公环境。最大的感受是自由和舒适多了,创业时每天都很忙,每天都要处理无数的小问题,没有时间沉下心来思考,做比想多,只要看到一丝的希望就全力以赴,现在想来热情的背后其实是焦虑,每一次试错都是巨大的成本付出。
来了 fb 之后,基本处于放养状态,宽敞的升降办公桌,全天免费的三餐,零食饮料品种繁多的小厨房,没有人每天来找你修 bug,周一到周四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一个人工作,只在周五参加一些集体会议。期间 manager 会偶尔跟你同步状态确保你所需的资源都已就位,每周都有一些进展即可。没有固定的任务,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自己对自己的结果和产出负责,简单来说也是结果导向。这种工作方式最妙的地方在于有整块的时间做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 fb 另一个大改变是纯英文的工作环境,以前英文术语看得多,但基本没有听说训练,刚来时确实经历了一段痛苦的磨合期,老外说话语速太快,只能靠关键字捕捉对方意图,硬着头皮挺了三个月后,已经基本适应,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候想以前学英语时再多用功一点该多好,任何技能的学习都是越扎实越好,说不准哪天就有派上用场的一天,临阵磨枪就为时晚矣。英语有多重要无需多说。
生娃
生娃算是我今年的最大收获了,整个过程比预想的要顺利,顺带体验了一把美国的医疗系统。
医疗资源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属于稀缺,看病贵是个普遍的难题。但在美国如果有了医疗保险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我从老婆产检开始到把娃带回家,还有后续打疫苗等都没掏过钱,所有的账单直接寄往保险公司,我们只需要和医生做好预约按时出现即可,连排队的麻烦都省去了。
生娃的全程都有专业人士陪同,独立宽敞的病房,一应俱全的硬件设备,医生和护士都很有耐心和责任感,我这种门外汉第一次当爹都顺顺利利的走下来了。医院的资源也很齐全,我自带的婴儿用品和生产工具包完全没有用到,尿不湿,婴儿帽,裹巾,衣服,水奶等比我准备的还全,最后反倒从医院拎回家不少东西。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人来负责,帮助生产的,打无痛的,教哺乳的,打疫苗的,送餐的等等,期间受到很多人热心友善的帮助,有些都来不及好好致谢。
小孩的状况很受重视,有次娃反复吐奶,我打电话去儿科医院咨询,护士听说后语气略带强硬建议我即刻带娃来检查,并当下临时安排了一位医生,让我好生感激。
以前听人说自己的娃是越看越好看,现在明白此言不虚,我时常盯着她直直看上半小时,每一个神情变化都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可以反复品味欣赏。有时坐在摇篮边看书,时不时飘来一阵婴儿与生俱来的体香味,沁入心脾,顿觉一阵愉悦舒爽在身体里弥漫开来,妙不可言。
娃生下来就有了美国国籍,这对未来的她或许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本额外的美国护照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成长资源。愿她长大以后能以世界为家,游历各国,体验多样文化,度过自由自在丰富多彩的一生。
公众号与博客
原计划今年公众号多写点文章,赶上工作变化和生娃就耽搁了,毕竟工作和生活更要紧,写公众号是兴趣和辅料。现在一切安置妥当,明年预期工作上该有一些新的挑战和收获,或许可以有多点技术类文章产出。
今年文章总体数有所下降,但好歹算坚持下来了,2017 年所写文章列表如下,所有文章都可以在我个人博客 mrpeak.cn 查阅。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4161/11926d3008c68dbf.png)
一直有朋友希望在公众号做些简单推广,我都婉拒了,其实想来也无伤大雅,明年或许会在审核信息的前提下,放些简单的推广和广告。
健身
今年断断续续都有健身,但最长也没坚持超过 2 个月,每次好不容易练出点形状,又被意外事件打断终止。其实除了生娃的那个星期,没有什么是真的不可抗因素,还是意志薄弱了。自我反省和修正一刻也不能放松,好习惯是来的慢走的快。
总体来说比往年壮实了一些,有微薄的成绩,望明年再接再厉。
湾区生活
湾区生活是我美国生活的起点,这不长不短的三个月发生了很多难忘的趣事和糗事,每一件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忍俊不禁,与君分享一二 :)
美国这边信用卡都有 cash back 返现机制,比如你花一百元返还你 2 元,刚拿到信用卡时兴冲冲去超市消费,由于信用卡和 debit card 很相似,结果我刷了 debit card 之后收银员问我是否需要 cash back,可以选择 20 或者 60,我想这返现力度够大,毫不犹豫选了 60,结果收银员找了我 60 美金现钞,原来 cash back 也可以代指 debit card 的提现,很多超市都提供这种服务,我原地懵圈三十秒。
开车时经常在路面上看到 XING 和 PED,我一直想不出来 XING 是个什么单词,难道是行人的汉语拼音,标给中国人看的?疑问了一个月后向老婆求教才明白是 crossing 的缩写,英文里为了书写方便很多 cross 的场景都用 x 带指,而 ped 则是 pedestrian 的缩写,真文盲无话可说。
如此种种文化上差异带来的囧事有不少,既尴尬又欢乐。
遗憾
要说今年的遗憾,主要在时间被大小事件打散,计划大多被意外打乱,时间变得零碎了没能好好利用,今年的学习成长较之往年差了不少。
开年的时候还为自己养成的好习惯洋洋得意,甚至在公众号写了几篇鸡汤文和读者分享经验,现在看来那些文章快成了当时立的 flag,和自我的斗争真是一刻也松懈不得。
未来之期
以前规划将来,关注点在于自我成长,读书和旅行,工作与学习都是为了增强阅历,开拓视野,提升生活的质感。
有了娃之后,心里多了沉甸甸的牵挂,感觉一切都在悄然间发生变化,明年的重心在于事业上能有突破,实现家庭收入的明显增长,多赚奶粉钱。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来年与诸君一同继续奋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