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五)
黑白之间的阅读
最近比较忙,发篇读后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4916191/8793b88891e71685.jpg)
为了孩子改变自己
——读张文质《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感想之五
自从有了这个孩子,总是希望她能够身心健康、胆大而又心细、聪明而又活泼开朗、温柔而又刚强、待人大方得体、写一笔好字、画一幅好画、有良好的音乐天赋、有优秀的素养、学习成绩优秀能够考入北大清华、将来有非常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够有很好的工作、将来能够有非常高的收入,总之,希望她具有一切优点和优势,没有一丝一毫的缺点,这就是作为父亲的我的愿望,我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最优秀的。然而,我心中很清楚,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的,百年内甚至可以说几百年内也出不了几个这样优秀的人才,作为一种愿望,我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优秀,这就是我作为一个父亲所抱的幻想,并且希望成为现实的心态,可怜天下父母心。
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我们与孩子共同生活了半年,之后由于工作的原因交由爷爷奶奶抚养,每周六我们都要骑自行车去看她,与她玩一天或两天,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如果我们两人中的一人能够休息两天,我们通常都要接到我们租住的房子里与她一起生活。那三年也可以说是我们为这个孩子最牵肠挂肚的日子,害怕她受到那怕是一丁点的伤害。但事实上确实也受到了一定的伤害,以至于在三岁刚过一点时我们一致决定要把孩子带到自己身边,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至今我仍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孩子在我父母的抚养中出了让我们不能容忍的失误,特别是父母亲为了能够把孩子哄住而经常采取威吓的方式,让孩子一直比较胆小,当然我没有丝毫抱怨父母的意思,我还是非常感激我的父母亲的,她们不仅仅养育了我们四个儿女,老了还要养育我们的子女,虽然他们抚养孩子的方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了,但他们还是成功地抚养了我们。
在我们自己带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想办法改变孩子胆小怕事的弱点,经常把她带到单位上,与其他孩子一起玩,慢慢地让她习惯与不熟悉的人交往,慢慢地让她与不熟悉的孩子一起玩,不论我们到哪儿,我们都要带上孩子,常常鼓励她与人交往,希望她能够有所改变。这个改变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因为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虽然爱人急切一些,好在我在自己的工作中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知道这样的改变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有很大的耐心。虽然有时候我也非常急切地希望她能够改变,也会发脾气,但我自己工作上的不顺利让我经常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究竟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失误,我们需要在哪些地方改变。
孩子七岁时,已经上小学了,还没有多少转变,我真正焦急了也忧虑了。我自己的工作也没有多少进展,两方面都让我焦头烂额。我经常在想,作为教师的我如果连自己的孩子也教不好,何谈教别人的孩子?最终我决定,放弃没有意义的也没有多少希望的挣扎,放弃在单位上的职称竟争,一心一意地教好自己的孩子,先改变我自己。自此,只要一下班我就与孩子在一起,与她一起学习,与她一起玩耍,与她一起到书店看书,与她一起讨论对成年人来说很幼稚的问题。每到休息日,我都要骑自行车带她到乡下,让她与乡下的小伙伴们玩耍,让她呼吸农村新鲜的空气,让她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希望能够让她找到自信,找到自尊,找到成就感。每天中午放学后,如果午饭还没有准备好,我与她都要先读一会书,吃过饭后一直读,直到累了休息,这样的习惯到现在还保持着。同时,当知心姐姐到武威来讲座时,我还买了全部的书,与孩子一起读,通过读书让她学会一些事情的处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孩子三年级时,她终于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胆小怕事,很多事情她都有自己的主意,在与其他孩子们玩耍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自信。回顾过去,现在我终于深刻地理解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也终于深刻理解了张老师“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观点。因此,在我重新当一任班主任的家长会上,我慎重而又认真地与家长们共同学习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序言和提纲,仅仅序言和提纲就已经能够引起家长们广泛的好评了,家长会后孩子们的很多变化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让我觉得我的家长会上的发言是成功的,虽然有很多家长没能坚持下去,但这也足以让我心满意足了。
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还有一件值得记忆的小事,这件事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我的女儿小时候与人分别时从不说“再见”,不管是多么熟悉的人,包括我与爱人的亲朋好友。这种情况让我们俩很多时候很没面子,我们经常给她讲,与人分别时要说“再见”,但她就是不说。后来,我静下心来细致地回忆我们与人分别的场景,发现我们俩就很少说“再见”两字,我们与自己的父母亲友朋友分别时不说,我们夫妻俩分别时也很少说,当时我想,孩子可能是受我们的影响吧。此后,我每与父母亲友朋友同事分别时都很热情而高声地说“再见”,我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后也很慈爱地与她说“再见”。渐渐地孩子也适应了,也慢慢地与我说“再见”了,然后,与爷爷奶奶分别时也开始很自然地说“再见”了,与我的同事分手时也开始说“再见”了,每天上学出门时都要给爱人说“再见”。现在,“再见”两字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每当回忆起这些细节时,我总感觉到一种少有的幸福感,至少在这一点上我的教育是成功的。虽然我没有总结出“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观点,但发生在女儿身上的仅仅这一点变化已经让我体验到了父母改变的重要性了。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不能接受孩子的缺点,但通过我们自身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化也让我能够理性地看待孩子,也让我全方位地接纳了孩子,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我再也不会因为面子而郁郁寡欢,遇事首先想到的是,我自己有没有失误,我自己需要做什么样的改变,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我始终这样想。
2009年01月22日初稿
2019年04月27日重发
黑白之间的阅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4916191/d87e8b5f9af14a96.jpg)
图文均为作者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