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成长励志

聊聊第一次

2019-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瞳佳

有人呱呱坠地,第一次向世界问好;有人奄奄一息,第一次向世界道别;问好时的好奇、兴奋,道别时的难念、不舍;有的人哭着来、笑着走,有的人笑着来、哭着走;几经折腾,生活还是给每个人画上了圆。

众多体验和经历中,我唯独衷于第一次,刺激、恐惧、激动、紧张、高兴、难过......万般感受均为真实。

这几天频频想起曾经的一些第一次,百感交集外,最多的是庆幸和感谢。17岁,第一次走开朝夕相处的小城,逗留西安,历经山西、河北,到了北京。那次出行开启了我人生中太多的第一次,像是把前17年没有见过的“世面”一次看完,也做完了。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一个人住酒店、第一次感受北京的胡同气息,却没寻着记忆里“冰-糖-葫-芦”的叫卖声。

地铁上,十个人有8个拿苹果手机;街边上,随便的过路人普通话说得甚是好听;女孩子化着精致不媚俗的妆容,身上淡淡的香水味很好闻;也有人西装笔挺,公文包搁自行车前框里,脚下争分夺秒;快餐店的生意总是很火爆,公交地铁高峰期被挤被踩都是最平常不过的事......这些,是在6年前。

现在回望,当年那个小丫头满眼都是新鲜,也有点羡慕,好像还有些落差感和挫败感。

同样是出行,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18岁,一个人赶夜车去临汾参加校考。也算是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了。

凌晨3点下火车,受到了临汾火车站“荒芜”的暴击;3分钟不到的路程,黑心司机管我要了20块后,一脚油门又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了;提前预定的连锁酒店,保安隔着玻璃门告诉我:“休息了,明天早上8点再来!”;我在酒店门口的墙角处,坐在我的行李箱上瑟瑟发抖,道路两旁的冰凌子厚度肉眼可见。不想为家人平添烦恼,在被问及房间暖和与否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当时自己哪来的勇气,在手机网页里搜了张图片,随机发了彩信给爸妈,让他们心安。

我在行李箱上坐着,背轻轻倚着墙,头上羽绒服的帽子裹得严实,期盼着白天快点到来。同一天,我体会了“屋漏偏逢连阴雨”,一个多小时后酒店门前走过一个三十有余的中年男子,摇摇晃晃的,嘴里还念叨着什么,一看便知是喝了酒的。他边走边朝着我的方向看,恐惧开始迅速在我的血液里滋生和蔓延,我害怕极了。

我起身,拖着行李,几乎踉跄着来到路边,焦急的拦下一辆出租车。上了车师傅问我去哪儿,我带着哭腔回:“随便,你去哪儿,我去哪儿”。我在他的车里坐到了天明,跟着他转遍了临汾的东南西北。他送我到校门口,一边告诉我拖着行李挺不方便的,可以放他车里,考完试他给我送回来,一边拿出手机开始说他的电话号码。

我以为阳光明媚,天就大晴了,可是并没有。我找到化妆的地方化好妆,用自己比吃奶还大的力气挤进现场确认的地方,考务告诉我他们学校临时换考点了,在山东济南,当天下午最后一场。平静的走出校门,到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我泪流满面。

拨通出租车师傅的电话,简单告知了情况后,我往火车站了。

“姑娘,运气真好,回西安的票最后一张了,到南站”窗口的售票员对我说。我对着她笑了笑,可我连西安南站在哪都不知道。二十分钟后,师傅送来了我的行李箱,我掏了100块给他作为车费,他却找回我80块,收走的,同样是20块钱,却让我无比温暖。

上车后,我发了一条短信感谢师傅,他回我:“女孩子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祝你考试成功,再来临汾可以找我当导游”。第一次去临汾,到目前为止也是最后一次,我同样学会的还有“绝处逢生”。

所有特别的第一次,不论欢喜、无论祸福,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给予我们深深关怀。走过千遍、万遍,我依然对下一个第一次,深深期待且眷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