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澜梦东篱煮酒

时代不一样,规则就不一样

2025-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流年安暖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5期“规”专题活动。

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要懂事,孝顺,体贴,勤劳。我记得我爸爸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勤能致富。

但是事实告诉我,勤劳最多只能得到温饱。

我不知道哪些人是致富了的,他们靠的是什么才能致富。

网上对这勤劳这个品质有个评论,他们说:“如果勤劳能致富,那驴都能统治世界了。”

所以勤劳不能致富,但是懒惰一定会惩罚每一个不勤劳的人。

这句话让我明白,勤劳虽然不能直接带来财富,但它却是避免陷入更深困境的一种自我保护。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劳的人,但是我发现我的下一代人,我没有见到几个勤劳的人,比如说我儿子,在我眼里总是显得过于依赖科技,甚至有些懒散。他连最基本的家务都想着用智能设备解决,更别提去主动学习或思考了。看着他这样,我常常在想,未来的世界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勤劳或许不能让人致富,但它教会了我们坚韧和担当,而这些品质,是任何科技都无法替代的。我开始明白,真正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在安逸中失去奋斗的意志。我儿子这一代,似乎已经习惯了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却很少有人思考这些便利背后所需要的努力与坚持。我不反对科技的进步,但科技应该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而不是替代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

每当我坐在沙发上,看儿子们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心里就一阵阵发慌。他们那双眼睛,盯着屏幕的时间比我种地那会儿盯着稻田的时间还长。我忍不住想,这世界变化太快了,快得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可他们似乎完全适应了这种节奏,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我儿子经常对我说:“妈妈,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的,我们不需要那么努力。”我听了只是笑笑,但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努力,不仅仅是为了成功,更是为了不让自己迷失在这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我真怕有一天,他们会因为太依赖科技,而忘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和努力的价值。

我想跟孩子们聊一聊我儿时的故事,讲讲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视,只有邻里间的谈笑和月光下的萤火虫。我们那时候不懂什么叫投资理财,却知道一滴汗珠换来一口饭的踏实。我想告诉他们,不是所有东西都能靠科技得来,有些温暖,是人用双手和真心换来的。我希望能让他们明白,努力不仅是为了赚钱,也是为了拥有一个充实、有意义的人生。

但是我觉得他们的沟通能力都停留在网络里面,他们从网络上学习了非常多的,我不曾理解过的知识,也他们的沟通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与我大不相同。他们习惯用表情包代替情绪,用转发代替思考,用点赞代替关心。可他们并非没有优点,他们比我更懂得如何利用资源,更善于用科技解决问题。也许,我该换个角度去看他们的世界,试着理解他们在科技与信息浪潮中的成长轨迹。我想试着走进他们的生活,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交流,为了让他们明白,科技可以是桥梁,而不是屏障。

我小的时候,没有这些科技产品,我传承的是最朴素的价值观,有着中国传统农民质朴的勤劳和坚韧。而如今的孩子们,在数据和算法中成长,他们的世界更广阔,却也更容易迷失方向。我时常想,我们那一代人的坚持与耐劳,是否还能在他们身上找到一丝痕迹?也许,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科技是否替代了努力,而在于我们如何教会下一代,在便利中不忘本心,在快节奏中保持思考与情感的温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