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到城市(七)如饥似渴学有所成
由于我们都是从高中毕业考入中专的,中专学制只有两年四个学期。第一学期,我们财会班共开设《政治经济学》、《语文》、《外语》、《数学》、《计算技术》、体育、《商业经济》、《经济地理》等8门课程。虽然我们读的是中专,但学校选择的教材有三分之一是普通高等学校使用的教材,在以上八门课程里,政治经济学、语文、外语和未来的《会计原理》都是当时大学全国通用教材,其他五门是中等专业教材。其中,我是《商业经济》的科代表,科任老师是焦春华。
由于我们都是高中毕业读的中专,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扎实,学习起来相对比较轻松。各科老师留的课后作业不多,一般情况下都能在下午自习时间完成。在上数学和外语课程时,关老师和段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到前面黑班上解题和默写英语单词,每当选到我的时候,我都能顺利过关。期末考试时,我有两科在90分以上,四科80分以上,两科70分以上。其中数学98分,经济地理93分。取得了良好成绩。
平日里,除了正常上课和自习外,我经常到图书室里去看一些我感兴趣的图书,主要有以下篇目。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长篇小说《父与子》,这部作品讲述贵族子弟基尔沙诺夫大学毕业后,带着他的朋友、平民出身的医科大学生巴扎罗夫到父亲的田庄作客。巴扎罗夫的民主主义观点,同基尔沙诺夫一家、特别是同阿尔卡狄的伯父巴威尔的贵族自由主义观点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巴扎罗夫占了上风。有一次,巴扎罗夫和阿尔卡狄到省城去参加舞会,遇见贵族寡妇奥津佐娃,巴扎罗夫对她产生了爱情,但是遭到拒绝。最后巴扎罗夫回到父母家中,在一次解剖尸体的时候感染病菌而死。小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前夕民主主义阵营和自由主义阵营之间的尖锐的思想斗争。巴扎罗夫是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具有坚强的性格和埋头工作的习惯。在政治上,他反对农奴制度,批判贵族自由主义,否定贵族的生活准则;在哲学上,他是个唯物主义者,重视实践,提倡实用科学;但是他也表现出某些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例如否定艺术的作用,等等。
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红与黑》,这部作品讲述主人公于连是小业主的儿子,凭着聪明才智,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与市长夫人勾搭成奸,事情败露后逃离市长家,进了神学院。经神学院院长举荐,到巴黎给极端保王党中坚人物拉莫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很快得到侯爵的赏识和重用。与此同时,于连又与侯爵的女儿有了私情。最后在教会的策划下,市长夫人被逼写了一封告密信揭发他,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他在气愤之下,开枪击伤市长夫人,被判处死刑,上了断头台。
张一弓的中篇小说《张铁匠的罗曼史》,作品以“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几十年的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张铁匠屡遭打击和陷害,与妻子腊月两度结婚、离婚,一家人从肉体到精神都饱经摧残。直到十年动乱结束后, 他们才得以破镜重圆,开始了新的生活。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通过张铁匠一家悲欢离合的坎坷命运,向人们展现了这几十年中国农村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控诉了极“左”思潮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第二学期,共开设10门课程,除第一学期开设的7门之外,又增加了《会计原理》、《商业会计》、《商业企业管理》等3门课程,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开始接触专业课了,会计原理和商业会计是财会班的骨干课程,会计原理由副校长孙钟溪老师担任,选用的是全国高校财经专业使用的通用教材,商业会计由王丽华老师担任,商业企业管理由黄彦斌老师担任。我被孙老师指定为《会计原理》科代表。
孙老师是50年代财经大学的毕业生,是辽宁省中等财经专业学校知名度很高的教师之一,他曾参加过辽宁省大型财务会计工具书的编写,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讲课时,他非常重视语言艺术,语调粗旷有力,语速快慢自如,声情并茂,风趣幽默;他更注重教育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内容轻重分明,重点突出;他还能做到讲授与提问相结合,理论和实际操作相衔接,大大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把抽象单调的概念、原理、规则、规定等硬性知识具体化,使得学生便于理解。他始终都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起来,所以,大家上他的课,几乎没有交头接耳、扶桌睡觉的现象。每次上课后,孙老师都要给我们留一些作业,他对每次留的作业都会认真检查批改,从不敷衍。因此,孙老师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会计原理》课是我们学校财会班最受欢迎的课程。
他教过的学生走入社会后,大部分从事财务、金融、税务、审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大部分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有的已经走上了单位领导岗位,有的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总会计师,有的已经成为省内外知名的财务专家,还有的已经成为企业老板。在他们取得辉煌成绩的时候,不能不说没有当年商校学习期间孙老师洒下的辛勤汗水。
从农村到城市(七)如饥似渴学有所成商校学习时的笔记
和孙老师相比,王老师讲的《商业会计》就要逊色很多。王老师是锦州商业专科学校毕业的,她讲课非常卖力,活像是一台加满油的发动机,踩住油门,不停地高速运转。只见她站在讲台上,左手拿着教案,右手拿着粉笔,面朝黑板不停地往黑板上写讲课内容,她在上面写,我们在下面记,我们不停地往笔记本上抄,稍微含糊一点,就会被老师落下。整个黑板写满了,她就会把早写的内容用黑板擦擦掉,手慢的同学笔记就会记不全,课后跟同学借笔记本才能补全。她忙我们就跟着忙,一节课下来能记十多页笔记,十天半个月就能记满一个笔记本。王老师讲课最大的不足是重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上课满堂灌,大家都吃不消。听她的课,同学们都反映感到枯燥无味,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的感觉。王老师板书结束,大家才算松口气,接着,她把板书的内容简要地讲解一下,不一会,下课的铃声就响了。
说句实话,对王老师的讲课方式方法我是非常不满意的。当时在校学习时我就想,若不是为了考试,我才不听她讲的课,心里有种无奈的感觉。也许是商业会计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在我们学过的商业会计中,购、销、调、存、批发、零售、代购代销等等,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体系庞大,所以,上王老师课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记好笔记,然后,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以便迎接考试。当时我感觉商业会计是最难学、最不愿意学的一门课程,所以,商业会计是期末各科成绩中最差的一科,我只考了70分,政治经济学、外语、会计原理和商业经济都在90分以上,外语和会计原理都为93分,政治经济学考了95分。
这学期开设的《会计原理》属于专业基础课,而《商业会计》属于专业课,为了配合学习两门课程,我利用业余时间,有意识地到图书室查找和阅读有关会计方面的书籍。那时,学校图书室很小,只有两三间教室那么大,所藏图书也不多,有关财会方面的材料更是少之又少。我第一学期到图书室重点看的是文学方面的图书,第二学期由于开始学习专业课,我到图书室的重点放到了与会计有关的资料上来。我反复在图书室里找有关财会方面的图书,最后只找到了两本图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