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境
之前一直觉得第二性应该是非常晦涩难懂,读了之后发现,简直就是在描述现在的女人,现在的我。虽然,我没有经历她描述的那些处境下的女人:结婚、当母亲、衰老,几乎是讲的女人的一生。
青少年时期,因为已经基本都忘记了,或者特意忘记了,不能再去回顾或者去写点什么了,跟我写其他的回顾一样,写到高中,我就非常抗拒,一点也不想回忆一点也不想讲。
从适婚开始,女人的命运就是婚姻。真的就是这样的。没有人关心你工作好不好,身体心理健康不健康,女人的最大的价值是找一个对象,结婚。不断地被逼迫去相亲,找对象。在对方眼里,更多的也是物化的价值:好不好看、能不能生孩子、能不能挣钱是最不需要的。“真正的女人”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可惜,我也没有被教育成为怎样的女人。算是,逃过了其中一部分的成长要求。爬树、翻墙、疯跑,都不会被教育。但,有一点总是不平衡的,因为跟哥哥比起来得到的会少,能非常明显地知道:当一个小小子比小妮子要厉害的多。以至于我现在对下一代的侄女们都很好,对男孩子们有一种刻意的不那么关注。因为,他们的特权在任何在那么长的时间里都可以用,何必在家里呢?
婚姻是否是一个人的必须,对我个人而言,之前是被要求,被一直说教,因为这个事情被辱骂。不结婚,不遵守社会规范,就会有很多的利器一样的言语过来。虽然,我问他们已婚的人结婚到底有什么意义,大部分回答还是:孩子。结婚的意义确实是繁衍,是合法的性生活,是两个人之间经济的稳定。在现在社会里,以上这三点,其实不需要通过婚姻去实现。我想更多的还是一个社会身份的认证。如果你过了结婚的年纪还不结婚,大概率会被认定为不正常,或者是多多少少有些毛病的。当然,你不能在任何人猜测以及问候你之前先解释:我非常健康,脾气性格也都很正常,生活习惯也良好,财务也非常健康。总会有人通过这个结果给你一点标签。在公司遇到三个人问我:结婚了吗?生小孩了吗?我甚至要假装戴一个结婚戒指,来表明我的身份,以避免这些尴尬的问题。这样,看来婚姻更多的是一个幌子,贴一个不被异化的标签符号而已。
生育,未婚生子与已婚生子受到的尊敬还是不同的。未婚生子,是一种不被承认的,办理手续都非常难的事情。对于小孩这件事情上,我有一阵子被说动了,似乎觉得没有一个自己的小孩,人生就不完整。甚至都打听好流程,还有去哪里了。后来,又放弃了。我对有一些事情,要非常努力才有,就会懈怠。如果单纯从我长大的经历,我有想过:人生这么苦,为什么要出生呢?只是最近几年,才觉得生活美好。我是花了时间了解如何生小孩的,流程,还有要经历什么。看完,我放弃了。我接受不了任何一项痛苦。除非我真的想。我也是叶公好龙罢了。看来,无论是结婚还是生子,只有懵懵懂懂地进入,才可以慢慢地接受它,体验不同的阶段和身份。
相对来说,我现在的一件件事情堆叠出来的状态和处境,恰好是独立自由的。我可以不用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一个人做决定。只能说,选择的结果是这样的。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承担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压力。身份,我自己就是一个户头,不需要任何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