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腊月廿七:耳鸣

2024-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柏_青

仿佛耳朵里钻进了两只生命力极其旺盛的蝉儿,日夜不停歇地鸣叫!且,已经持续超二十年!

夜不能眠时,尤其甚。

今天晨四时醒来,决定在中医方法中找解决方案。自按摩或艾灸方向,问度娘,第一问穴位相关,第二由穴位了解定位、功效及按摩或艾灸的手法。得翳风、听宫、外关诸穴。

度娘所述相关存后备查:

翳风穴配听宫、听会,主治耳鸣耳聋!

翳风穴: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配伍:配听宫、听会主治耳鸣、耳聋;

配地仓、颊车、阳白主治面瘫;

配下关、颊车、合谷主治颊痛。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痓,(喑)不能言,翳风主之。”[1]

2.《针灸大成》:“主耳鸣耳聋,口眼涡斜,脱颔颊肿,口噤不开,不能言。”

听宫穴: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1. 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

2. 齿痛。

配伍

配翳风、外关主治耳鸣、耳聋;

配颊车、合谷主治牙关不利、齿痛。

听会穴:听会穴属足少阳胆经,在耳前凹陷处。会,指聚也;针刺可使耳听觉得以会聚,故名听会穴。

外关穴:抬臂俯掌,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3横指,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简便取穴的方法只适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养生防病时运用。如果使用穴位进行疾病的治疗,则需要使用精准取穴。

外关穴有解表清热,聪耳明目的功效,通过针刺等操作,可用于头痛,感冒、疟疾、扁桃体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刮痧

在医生指导下在外关穴进行刮痧治疗,可缓解便秘、伤寒热病、耳鸣等。

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外关穴3~5分钟,隔天1次。手持刮痧板,用刮痧板的1/2边缘接触皮肤,以45°倾斜,自上而下或从内到外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

注意力度适宜,不可强力重刮。

刮痧后注意避风,当天不宜洗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