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思袁老
齐帆齐微课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儿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2021年5月22日,下午,我打开手机,看到一条让我震惊的消息——袁隆平逝世。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一次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时,我还是学生,在课本上认识了袁老。
那时候我每顿都能吃一大碗米饭,吃得饱饱的,才能在课堂上专注地听课。自从那次在课本上认识了袁老,知道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我打心底感谢和佩服袁老。
要不是他,我哪有精力安心学习呢。
现在,我已经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我一度认为袁老肯定已经安度晚年了,没想到我看到孩子们的课本上依旧有袁隆平的名字。
原来,他还在工作。
我告诉女儿,我上学的时候课本上就有袁隆平。
女儿惊讶又佩服,她说,袁老这么大年纪还工作在杂交水稻的田地里,真是了不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学校每天的午饭时间,我都能看到学生们倒剩饭,一团团白米饭就被倒进剩饭桶。哪怕我一再强调不要盛多,吃多少盛多少,还是有学生把米饭倒掉。
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知道吃不饱是什么感觉了,他们看不上白米饭,他们现在有汉堡、披萨、意面。
他们不知道自己现在看不上眼的白米饭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也不知道为了白米饭有多少人为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与心血。
我小时候,买米还需要凭粮票。我记得自己跟着母亲拿着大口袋到粮店的窗口,把粮票递给营业员,他就会接过大口袋,给我们装米。
买米回家,母亲把米倒进米缸,吃饭的时候要定量,不能多吃。
后来,买米不再需要粮票,我可以敞开了吃白米饭。满满一大碗米饭,香喷喷冒着热气,它带给我无限快乐与满足。
母亲说她小时候没有米饭吃,吃的最多的是玉米面窝头。
那时候的玉米面窝头哪像现在这样精细,只不过让人吃个新鲜劲儿。那时候的玉米面窝头是真正意义上的粗粮,母亲说,窝头吃了嗓子疼,因为面太粗糙。她不愿意吃,外婆就骂她,有得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
等到了能吃白米饭的时候,母亲总是吃两碗饭,她说,香喷喷的米饭比什么都好吃。
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
袁隆平经历过饥饿,他知道吃不饱有多难受,他见过那些啃树皮、吃草根的人,也见过饿死的人。
他数十年来一心扑在杂交水稻的繁育上,追求一个让每一个人都吃饱的未来。
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当代神农氏》,把袁隆平比作我们的祖先炎帝。
炎帝教会民众开垦荒地,耕种粮食,使社会从渔猎走向农耕。
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解决了粮食危机。他说,自己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已经做到了。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袁老,一路走好。
齐帆齐第4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10篇,1063字,累计19694字。
第二周命题作业:缅怀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