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不吼做不到,吼了又后悔!这种经历当妈的都有过

2019-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轻风阅读

1.

父母吼孩子,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件事。我们家也偶尔会发生。

那天,我和悠爸都要加班,于是在电话里和喵小悠约好,她先把自己能写的作业全部做完,只留下听写等我们回去给她听。等到晚上9点多我到家里,看到她正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着外卖,等她吃完饭急急忙忙给她听写完,准备签字时,才发现还有默写没有写,我就忍不住说了她两句。再往下签时,又发现手机上的DIT作业还没有做,说是刚放学的时候看老师还没有布置,就给忘记了。当时已经10点多了,平时都该睡觉了,可当天居然还有这么多事情没有做,我心底的怒火已经是压抑不住了,忍不住开始训斥,看到孩子一边哭一边做作业,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失控了,心里又充满了自责。

睡觉前,我又和女儿聊了一会儿,知道她是看电视一时入迷忘记了时间,她自己也很后悔。

其实,很多父母都是这样,当孩子拖拉磨蹭、当孩子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时,当孩子屡错屡犯时,或者特别疲惫、忙乱的时候,孩子还要来“烦”自己时,一个小小的导火素就会让累积的负面情绪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于是一些不该说的话就脱口而出了,过后看着孩子受伤的样子,自己的心里也很懊悔自责......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越发认识到:无论是因为何种理由,孩子做错了,为他好,或者我天性就这样,我控制不住,这些都不是理由,因为吼叫本身就是错误的!

为人父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行。虽然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表现完美,但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都曾失去控制,对年幼的孩子吼过。只不过有人偶尔为之,有人成了习惯。

能不能做一个不吼不叫的父母,在接触到《不吼不叫》这本书后,我发现作者罗娜·雷纳给出了很多有效的办法。

2.

为什么有的父母特别容易一点就着?作者认为,这里其实涉及到三个因素:你的气质、孩子的气质以及两者如何互相适应。

每个人天生气质就不同,有的婴儿哭声轻柔,有的哭声大得能吵醒所有人。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气质,你不妨从9个维度上,做一个测试:

第一,敏感度。孩子对噪音、温度、光线敏感度如何?他会注意到环境中微小的变化吗?容易不知所措吗?

第二,活动量。孩子是否总是精力旺盛,不停地活动,很难安静下来?

第三,反应强度。孩子是否经常会有很强烈的情绪反应?思绪外露还是内敛,容易判别还是难以揣测?

第四,适应性。孩子能很快适应变化吗?在一件事开始和结束时,他转换困难吗?

第五,情绪本质。孩子总是开心愉快的,还是严肃的?他会更倾向于纠结负面信息吗?

第六,接近或回避性。对于陌生人、新场景、新想法或新地方,孩子通常第一反应是什么?立刻加入,还是保持谨慎?

第七,坚持度。孩子做某件事时,在累了或你已经叫他放弃了还仍然坚持,还是很容易就烦躁和放弃?

第八,规律或者节奏。孩子会不会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吃饭、睡觉、便便?他的行为容易预测吗?

第九,注意力分散度。孩子容易被声音或其他人分散注意力吗?或是能够专心于某件事,不容易被打扰吗?

当你完成孩子的测试之后,再回到开头,测试一下你自己的气质。通过对比,你会看到并理解自己与孩子的分歧点及契合处。如果你根据孩子的气质,调整自己的期望、回应及规则,协调亲子间的相处模式,他就会更少犯错,你也会更少生气。

3.

下决心不再对孩子吼叫也许不难,但是当你真的被激怒时,想要做出不同的反应就没那么容易了。这时,你可以尝试以下5个步骤,把首字母连缀起来,称为A-B-C-D-E法则:

(1)自问(Ask):我现在感觉如何?我为什么会生气?我弄清楚真正的原因了吗?除了冲孩子发脾气,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那天,为作业而吼叫过女儿后,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我很生气,因为她的自理能力太差了,一定是看电视看了很久,把该做的事情全忘到脑后去了。其他父母如果碰到这样的事情肯定也会生气的。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深呼吸几口气之后,我渐渐平静下来,我想:“她最近是太迷这个电视剧了,本来对学习还是挺自觉的,这次是一时把持不住,大人有时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需要再给她强调一下,作业没完成之前绝对不可以看电视这个原则。”

(2)呼吸(Breath):有意识地做几个深呼吸,关注呼吸。呼吸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有压力或处于极端情绪的时候,呼吸有镇定效果。只要孩子没有面临紧急情况,家长在做出任何回应前都要尽可能地给自已时间关注呼吸。

(3)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我可以用什么积极的想法代替原来的想法,等到自己平静下来再来管教或者与孩子沟通。

(4)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想一想孩子的个性和年龄,我对他的期待是否合理?他需要的是一个结果?一个拥抱?一个鼓励?或是为他指出方向?或者需要一个清晰的界限?

(5)同理心(Empathize):将自己置身孩子的处境,尝试感受他的情绪和想法,倾听他想诉说什么,告诉孩子你能理解他的处境和感受。

当家长真的能理解孩子的处境和感受的时候,就能更好地确定孩子的需求。

戒吼很难,但并不代表爸爸妈妈无法远离吼叫。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愿意为孩子改变,收敛自己的脾气,学着情绪管理。

不吼不叫,是父母的一场修行。因为有爱,每句话都要好好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