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2

2022-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徒

刚刚准备码字,又发现被封了一篇,现在,都搞不清什么内容能记什么内容不能记。唉!

刷到视频,一对一年级娃父母在为没上衔接班吵架。

有人留言支持心大的那位老爸,一年级难道要高考了?不会就慢慢儿学呗,送去学校不就是为了学会嘛?

有人支持心焦的那位妈妈,因为许多人都知道那样想:老师会当作都学过了,进度超快,不会因为你家娃不会而慢下来等你……

说实话,我们不知道老师会不会那样做。但是,那位妈妈的焦虑,咱们真曾经有过。

室友从乡下接过来上幼儿园,就已经比乡下幼儿园不知道多了多少花样儿,那时候还在庆幸,谢天谢地,没输起跑线太远。

到了升小,为了能上学,焦虑不安,压根儿没想起来有衔接班这个机制,就这么稀里糊涂去了。后来每逢放学听那些家长谈论就心慌:咱们啥也没提前学,会不会跟不上节奏呐?

于是新华书店一课一练赶紧往家搬,还不错,貌似没有落太多。

而且还因为太爷叮嘱,唱唱跳跳之外,字一定要练。当时室友在跳舞画画,字也临摹大字贴,上了一点点毛笔课。

果然,一上学老师就发现她字很有力道,特地问她是不是练过,还在本子上打上许多五角星,那时候她放学最快乐的事,就是回来从作业本第一页开始数红红的五角星。

看来还是要听老人言,这步预谋算是对的。

至于衔接班,后来也就忘了。

但是 沉渣泛起在小升初,又开始东西了,是不是人家都提前学呀,因为同事已经提前预约我家的书,我都惊叹她们的超前意识。

一切是以快进为标准。

高考就在那一天杵着,普遍潜意识里,谁在之前翻轮次数多,可能谁就有更有的把握。

我是逃不了这样的焦虑的,初升高的衔接班,大把银子花下去,想的是别到开学时赶不上节奏,不谈超前学,起码能起到预习的作用吧?

直到今年暑假才听吐槽说“上不上也没啥不一样”。呵呵!哭笑不得,内卷的是父母,图的大概是心安,拿钱买心安。

但是,谁能抵挡每次联考,别人家进度都快,题目都是没见过的,这样的较量无声的告诉你,得赶得赶。

所以今年同事家娃去重点高中重点班,我们听听故事得知——人家高一班上已经有高三课程全学完的学霸存在了,从清华高薪聘请的老师,已经用微积分知识在授课……我的天,就算把我娃塞进去,也听不懂啊,哈哈!

层次拉开,是不是就在一个超前?是不是就是一个速度?一切得要求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