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于谈论“自己”的中国式父子关系

2020-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阿直学长

香港的出入境隔离14天政策又延长到8月份,母亲和姐姐已经在香港留了将近半年,外甥也3个多月大了。

我微信和母亲聊起这件事,她问我是不是想着她,希望她快点回来。我说毕竟也这么久没见了,而且自己考研的事也想跟她好好商量。如果等到8月份的话,说不定我到时都辞职专心备考了。

她问我:“告诉了爸爸没有?”

唉,我爸应该不知道……虽然我还刚开始会嘴硬说,“爸爸不管这事”又或者“成年人自己决定就可以”。但进一步审视自己内心发现,我并非不在乎父亲的看法,反而是我太在意了在没跟他说。

首先,我认为父亲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自我中心意识强烈,所以我告知他后会得到几个预期反应:1,觉得我该好好工作,不应整些有的没的;2,保持中立态度,随便我作何决定;3,认为读书挺好,让我好好去读。
他支持固然好,但对我帮助不大。但一旦反对的话,接下来家里蹲几个月难免会有些尴尬。尽管他早晚会知道,我还是希望有母亲在场帮忙说话的情况下告诉他。

其次,相比我怎么想,他的关心更多集中在钱够不够、吃得好不好、身体怎么样等现实层面,而非我怎么想的精神层面。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但在以往的经验支持下,我甚少对父亲讨论未来怎么打算这类的话题。

最后可能也是因为自己习惯这种父子相处方式了,我与父亲的交流都是在“柴米油盐”或是“新闻观点”上,很少涉及到对方。久而久之,当我向他谈及自己时,总会有种遮羞布被摘下的感觉,既尴尬又羞耻。说实话我知道这种相处方式不好,说不定只是我自己自我限制,使得我和父亲的关系停滞不前。

但想要改变这种数十年养成的相处模式,谈何容易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