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长胜散文欣赏|钟山毓秀之三
三
钟山的名字在历史上也同南京的名字一样,作过多次的改称。最早叫金陵山,秦汉时叫钟山,三国时叫蒋山,东晋时,人们常见山上紫红色页岩在阳光下闪耀,祥云缭绕,把它称紫金山,也称金山。明代时,又因太祖朱元璋孝陵于山南麓,又改名为神烈山。而南京从古到今称谓更是繁多:金陵、秣陵、湖熟、建业、建邺、建康、江宁、白下、集庆、应天、天京。。。。。。。多达四十多个,这是城市历史中罕见的。
地名和山名的改称,是随着统治者的意识变化而变化。南京繁多的名称是中国曲折历史道路在南京留下的标记,而钟山因为与南京贴得近,就象君王的侍臣,随时都有性命之忧一样,名字更迭在所难免。名字更迭变换,是新生的喜庆,还是不幸呢?但是不论怎么称呼,城依然是城,山依然是山,名份总是暂时的,而山的存在是永远的。
走进钟山,时常在山间发现废弃的碉堡。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圆形的碉堡的射击孔,张着黑洞洞的眼睛,让人平添一丝寒意。杂草围着碉堡疯长着,一条斜入堡内的甬道腐积着落叶和尘埃。堡内黑呼呼的,散发着陈腐靡烂的味道。站在碉堡边,顶着炫目的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倍感钟山美丽的沉重。
历史上,一个城市得到的荣耀有多高,遭受的苦难就有多深;“十朝都会”既是对南京的美称,也是苦难的代词,正依了那句祸福相依的话。南京在历史上惨遭屠城的次数在城市中是最多的,比较大的就有六次之多。
最初的一次是东晋苏峻叛乱;
第二次是南朝时期的齐朝的侯景之乱;
第三次是公元589年隋兵灭陈朝,隋文帝杨坚下令将建康的城邑宫殿全部“荡平”,改为耕地,以免被人“据形势之区”,再出皇帝。“六朝之迹,无复存者”,这是南京城受破坏最为彻底的一次;
第四次是公元1130年,金兵在攻占建康后的第二年,准备北撤时放火烧城,全城几乎化为灰烬;
第五次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公元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城,湘军一把火,把历朝历代留下来的建筑和文物古迹,几乎毁尽。
第六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公元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被害者竟达三十万以上!日军到处纵火,城南古老的民房和夫子庙等文化建筑尽成废墟,南京三分之一以上的建筑毁于火中。
前不久从报纸上读到有关玛雅文化研究的报道,报道说玛雅文化消失的原因是战争摧毁的结果;特洛耶古城,也是兵燹战火将它残酷地消灭掉了,后人只能在荷马的《伊里亚特》中读到它曾经的繁华;中国历史上有楼兰古城,是连结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也是战争,将古城夷为废墟。南京遭受六次大的屠城,不但没有消失绝迹,而且依然充满勃勃的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繁荣着辉煌着,如今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江苏省的中心,日益地发挥着中心城市的巨大作用。
南京得天独厚?是上帝的宠儿吗?
南京有什么特别?强大的生命力何在?
为什么遭受焚毁后,人们依然奔向这满目疮夷的地方安家繁衍。是成也萧和,祸也萧和的独特的地理优势的使然!还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忍辱负重的精神不灭的结果?我看两者都有。
得钟山而得南京,失钟山而失南京,南京的幸福与苦难是与钟山联系在一起的。谁让钟山与城唇齿相依?谁让钟山地要势险,为兵家所必争?这永远是个美丽的天意!!
相传朱元璋造好了京城,带人登上钟山,观察京城形势。当时只有十五岁的皇子朱棣指出,如果在钟山上架大炮,炮打京城,是无法防犯的。朱元璋当即听取了意见,下令再造了一道外郭,俗称土城头,有城门十八座,如现在的尧化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上元门等即是当时的外郭城。当年朱皇帝认识到钟山的军事价值以久与南京的生死关系。
曾国藩当年率湘军与太平军在钟山展开过旷日持久的天堡、地堡攻坚战,最后天堡、地堡均落于湘军之手,太平天国灭亡的日子随后而至。辛亥革命时期,江浙革命联军与清军在钟山激战半月,终于击溃清军,占领钟山,赶走了清代最后一任两江总督张人骏和署理总督张勋。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1937年,日军先头部队到达钟山,与中国守军展开激战,双方伤亡惨重。最后日军攻入了南京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钟山是血沃的钟山,草深林密,风光瑰丽,可是无数勇士的鲜血浇灌的结果?
由于钟山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那里发生的故事往往是震惊中外的。1933年6月9日,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正式通知国民政府外交部,日本驻南京副领事藏本英明,于8日晚去下关送人后失踪。藏本的失踪给当时紧张的中日关系蒙上一层不安的迷雾。警察厅派出所有警力寻找未果。13日上午,陵园负责人张燕亮给警察厅打电话,说是见一可疑人在山里。11时左右,警察在明孝陵后面,找到了藏本。藏本自杀未遂被寻获的真相大白后,使这一事件没有成为严重事件,避免了中日之间的一场不必要的冲突。事后人们戏称为“朱太祖”和“孙总理”在天之灵的保佑。
钟山在带给世人美丽风光的同时,承载了政治、军事、文化、历史的负荷,走进钟山,体味钟山,会从中领悟和借鉴很多。钟山超越了普通意义的山,它给予了一代又一代世人不同的视角,让人们不断的认识钟山,崇敬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