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柔美文分享简友广场同德三略

“最好的父母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2022-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杨柳依依_b375

“最好的父母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在给孩子们交待有关防疫要求的时候,我嘴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把自己都下了一大跳。怎么会跟孩子们讲这个呢,因为停课在家的时候家长们在上交各项资料时,完成的情况千差万别,这让我感概颇深。我对孩子们说:“一个人的习惯的好坏在很小的事情上就能看出来。比如上传作业,有的同学的爸爸妈妈就很细心,拍的照片清清楚楚,让老师看起来很舒服,批阅起来也很轻松。”有时候,我线上批作业时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因为家长们传过来的照片实在是林林总总,有左侧卧的,有右侧卧的,还有倒立的;有的照片拍成了梯形,有的则是局部拍摄,还有粗心漏拍的……总之,从拍照片这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人能的脾气性格,以及做事的风格。“所以耿老师认为,最好的父母应该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我想,即使学生现在听不懂这句话,多年后当他们的某些人,哪怕是某个人突然想起这句话的时候,多少有一点感悟和鞭策,那我今天的讲话就是有意义的。

其实,在和孩子们的父母相处中,我明显能感觉到一些父母在及时地调整心态,改变自己,努力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小A是个女孩,个子高高的,看上去很文静。她父母离婚了,跟着爸爸生活。可是呢,孩子父亲在外地工作,所以她大部分时间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由于爷爷奶奶工作的原因,不能在放学时及时来接她,估计远在他乡的孩子父亲对此也是很焦虑,所以他尝试着和我商量能不能让孩子放学后在学校里待一会儿,等到奶奶下班后再来接。这本来就是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作为老师肯定乐意帮忙的。但是,孩子的父亲在沟通上有一点小小的问题,因为他说话的语气是命令式的,丝毫没有商量的口气。大概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能平常这样说话说习惯了。但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对语言文字相当敏感,看到他的留言心里总归有点不舒服:“老师,放学后让孩子在教室里等奶奶下班再来接,五年级时就是这样,不相信你去问以前的班主任。”我自然不会和他生气,更不会为难孩子,而是积极地帮他解决了困难。

还有一次周末,孩子父亲突然发来一个消息责怪自己的女儿。事情的起因是小A在家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偷偷把奶奶的手机拿过来玩了好久。这事给在外的父亲知道了,他非常恼火,向我抱怨,言辞中甚至出现谩骂、诅咒孩子的字眼。我很诧异,立刻就明白了这样的词语其实是他无奈之下的一种愤怒的情绪的表达,便平心静气地安慰他,并承诺周一和孩子好好谈谈。

大概是因为这两件事情吧,孩子父亲突然有一天在与我的交流中客气了许多,出现了“麻烦”“辛苦”“谢谢”的字眼。看到他截然不同的风格的表达,我很欣慰,因为我看到了一个中年男人仿佛小学生一般的虚心好学、积极向上。我们每个人,哪个不是在生活的熔炉中不停地被锻打呢?总有一个刹那,心态的崩塌、情绪的失控会将我们拽进深不可知的泥潭。但是,心生美好,终究还是能回到阳光灿烂的人间。

最好的父母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因为在“做父母”这件事情上,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