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林老师的《情绪管理》有感

2020-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宁静1970

j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有各种情绪,那么情绪是由谁控制的?

谁在控制我们的情绪?伴侣?父母?孩子?领导?朋友?。。。。。。

我们本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但我们往往发现我们的情绪被别人遥控着。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我们的各种情绪组成我们的生活。 我们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最优秀的。总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当发现不一样时,我们会努力把他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甚至比自己还优秀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容易被我们看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随便我们怎么摆弄。因为我们爱孩子,打着为他好的旗号,为所欲为,全然不顾孩子也是个人,也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

  原来情绪是一系列主观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也就是说情绪是由认知决定的。真正影响自己情绪的是自己的限制性信念、价值观、规条。此时才知道原来情绪不是天生的,是可以自我调节的。人们由于信念,价值观,规条不同,一件事情带给不同的人的情绪就不同。对待情绪事件时认真审视自己的信念,价值观,规条,就可以做到自我情绪调节控制了。

比如有个人吃饭吧唧嘴,你觉得很讨厌。此时审视情绪背后的限制性信念是吃饭不能吧唧嘴。你希望所有人都遵守这一信念,当有人不遵守时你产生了情绪。而当你内心能够允许吧唧嘴时就不会有情绪了。或者你会心平气和的和他谈,吃饭吧唧嘴对别人的影响,能否不吧唧。如果你用厌恶的口气指责对方又是什么效果呢?可想而知,对方不会接受,还会反过来反击你,于是一场战争可能要发生了。由此可见处理情绪的重要性了。

  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成长带动成长。只有自己成长了,有了改变才能影响身边的人。以后的生活中要带着觉知和感受,当自己有情绪时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然后再去沟通,效果会意想不到。

  情绪事件1:今天直播完网课,在群里发作业,发音频,发要求,填表格。一阵忙活。一节四十分钟的网课,我提前半小时就坐在电脑前准备课件,准备播放的录像,再次检查课件有没有问题,再看一遍录像,再次确定该停顿的地方。。。一节网课我前后需要两小时。还不算之前做课件找录像的时间。刚刚忙活完,一家长发来信息,要答案,声称自己给孩子看不了作业,想要答案核对。按说这是个认真的家长,我却来了情绪,我这还没喘口气呢!马上回答他:明天群里发答案。一分钟后觉得不对,赶紧发过去:你把孩子的作业发过来我看看。家长很感激的发过来,同时表示感谢。我带上老花镜仔细看了,在图片编辑里把孩子的错一一标注上发过去。家长道过辛苦完事了。我觉得家长和孩子这么积极认真应该鼓励。于是告诉家长:孩子改完错给我发过来,明天群里的答案就是你家孩子的作业,我就不再做答案了。结果发过来的是家长让孩子重做了一份更整齐的,完全正确的作业。对孩子和家长一番表扬和鼓励后,我感觉如果这事简单处理,家长和孩子还会这么积极么?

现在觉察自己当时情绪的背后就是觉得麻烦,因为我是一个尽量不给别人找麻烦的人,所以也讨厌别人来麻烦我。越来越觉得我是个九号,虽然被老师否定过。

情绪事件2:想起曾经办公室看到的一幕:一个哭泣的孩子向母亲诉说伙伴的不是,因为伙伴把他的玩具弄坏了。母亲告诉他一起玩就会有这样的后果,不然以后不要找人玩,自己一个人玩吧!孩子还是气不过,要去打同伴,妈妈不让去,激怒了孩子,认为妈妈不爱自己,哭的更凶,甚至说要跳楼,往窗户跟前走。此时妈妈说:我是爱你的,你以前犯了那么多错误,我不都原谅你了么?照样给你吃给你穿陪你玩,我嫌弃你了么?孩子已经到了窗户边听到此话又返回妈妈身边,(我悬着的心才放下,而那位妈妈始终坐在椅子上,从头到尾都是慢声的和孩子交流着)母子继续着爱的话题,妈妈告诉孩子要宽容别人的错误,慢慢的孩子平静了。

我震惊于妈妈的冷静和临危不乱,用她的爱让孩子体会被爱的滋味,从而感染孩子去宽容他人。

  我们常常看到的是镜头是恼怒的妈妈劈头盖脸的骂孩子,孩子一脸不服气各种表现,无奈委屈,无所谓,怒视。。。

  也曾被一句话感染过,既然爱,为何面目狰狞?

  现在想来,那位母亲的做法就是心里充满了爱,才能在和孩子一次次矛盾中得以和平解决。她一次次告诉孩子妈妈是爱你的,她的看见让孩子感受到爱,她的平和让孩子从恼怒的情绪中平静下来。也就是孩子被妈妈感染。

  如果妈妈在孩子不听话时也暴怒,强行压孩子的情绪,孩子能感觉到爱么?

  不能不佩服这位妈妈处理情绪之高明,今天方才明白。

情绪事件3:今天又被老公叫起床,再不吃早饭要凉了。

情绪:高兴

我有一个爱我的老公。欣然接受他的规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