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完美小孩”

2021-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笑笑0201

      【我是笑笑,这是我的第147篇原创教育笔记】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双减”背景下继续接手一年级,托管时间的延长,午睡时刻满头大汗的场景………虽然隔壁班级的老师说我从容淡定,但是我知道自己也时常力不从心。

    “双减”背景下的这一届一年级,感觉很多家长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抚养教育之责任,而是一如既往地关注、帮助、参与到娃成长的方方面面,令人欣慰。但似乎也有一部分家长误把“双减”简单理解成了给自己放大假,对孩子“放鸭子”,好像觉得学习上的事什么都不用管了,好像觉得只要把孩子领进学校,交给老师就彻底完事了。其实,站在家长的角度,我完全能够明白带娃的艰辛与不易,也能理解各自工作生活的繁忙与辛劳,国家也正是体贴到了广大家长的难处,才有了现在的“5+2模式”,老师们延时工作到与您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但是作为老师,我也特别想跟您说,如果您以为“双减”“5+2模式”之后,您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对孩子的学习不理不睬了,那您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老师能做到一视同仁,却不能保证全班孩子一个水平;老师能做到应教尽教,却不能保证每个孩子应知尽晓;老师能做到不厌娃烦,却不能保证您的孩子不胜师扰。我一定做到一视同仁,却不能保证全班孩子一个水平。我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每一个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我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了无尽的希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能做到善待每一位孩子,我可以平等无二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是,我却依然不能保证全班孩子能够在一个水平线上。

      最初,对凯凯有印象是因为他爸爸的一个电话,开学初来教室调座位高低的有四位爸爸。凯凯的爸爸说,我去找个工具。霎时让我对他好感提升,因为我感觉劳动有经验的男人就应该说这句话。周六,我来到了凯凯家,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他幼小衔接的学习的情况。

      从凯凯妈妈和奶奶的交谈中得知,凯凯的父母管理着两个工厂,平时非常忙碌。凯凯是家里的老二,因为从小乖巧聪明,目前在课外学习的兴趣有钢琴、书法和奥数等兴趣。从孩子的行为各方面表现来看,家里的幼小衔接工作做得很扎实,孩子对学习也比较有天赋。在第一次语文阅读作业中,全班同学都不知道应该在短文的表示小动物的词语下画线,可是凯凯做到了。这个在父母和老师心目中的“完美小孩”,此刻羞涩地甜甜地笑了。

那么,双减背景下学好语文要如何积累呢?

    我们谈到了语文积累的三个最主要方式是:读课文、写生字和课外阅读。

一、大声朗读。

    那如何读课文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声朗读。指的就是让孩子大声把文章读出来,声音洪亮有自信,而不是小声念。大声朗读对语文素养的培养非常关键,同时大声朗读也是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成绩的一个好办法。

      目前班级里选了若干名朗读小老师,孩子们在领读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自信心,每天早晨的朗读时光都是我们享受学习的一个过程。

二、写字。

    写一手好字,真的很重要。电脑阅卷的今天,如果书写工整、足以加分。尤其是随着语文在中高考分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写一手好字的优势更显而易见。

      语文作文中,字迹潦草不工整,低5~10分,非常正常。反之,字迹工整、书写美观的作文要比字迹潦草的多拿5~10分。由此可见,不仅要让孩子规范书写,更应该让孩子强化书写,练一手好字。

      想让孩子写一手好字,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练字兴趣和书写习惯。

一、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写字姿势得体,孩子才会感到舒适、灵活。要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亲自指导孩子并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书写姿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营造良好写字环境。

      古人焚香弹琴,要的就是一种意境,而孩子写字也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比如在书桌上放置一些孩子喜欢的东西,也可以适当地放些音乐,让孩子心情保持愉悦。

三、多鼓励和赞美孩子。

    鼓励和赞美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不可小觑。在孩子练字过程中,家长要恰当鼓励和赞美孩子,这能够激发孩子的练字热情,让孩子愿意坚持下去。

      练字要趁早,要力争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能练得一手好字。但要注意,练字就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不可能几天或者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才可以让字变得规范美观。

三、阅读和识字。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阅读积累不是比谁看的书多,而是阅读方法的总结、以及优美句子摘抄等,从阅读中挖掘有用材料,学会编辑运用。低年级的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习惯和提升识字量。

    我们班级目前共读的第一本书是《小猪稀里呼噜》,下课时,时常可以看到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阅读,看到动情之处,还有的孩子发出格格的笑声,为打造书香班级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最后,我和家长分享了一万小时定律。如果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如果每天八个小时,一周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双减”之下,只要我们坚持把大声朗读、练字、课外阅读和识字这三件事做好,就可以帮助孩子在语文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有的花期早,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期需要漫长的等待,我们能做的就是细心培养,静待花开,说不定哪天就会收获惊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